君不見少君詫安期海上之棗,又不見坡仙詠安期宅邊之蒲。 棗失其種豈復得,蒲生於澗何時無。 澗流涓涓淺可涉,牽蔓披沙搜九節。 仙家自欲供仙餌,靈根不容凡齒齧。 循澗探奇巖石幽,瀑音迎耳鏘琅球。 陰壑常寒失炎熱,終日自雨鳴春秋。 振衣策足崔嵬頂,跨歷列缺凌倒景。 天風海濤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膽醒。 聲傳九霄景泰鐘,更上上方梯晴空。 兩眼有盡天不盡,滄溟浩與銀河通。 指顧神山似非遠,弱水誰云隔三萬。 乘風直到金銀臺,握手安期話蒲澗。
无
其他无
〔宋朝〕 趙汝鐩
君不見少君詫安期海上之棗,又不見坡仙詠安期宅邊之蒲。 棗失其種豈復得,蒲生於澗何時無。 澗流涓涓淺可涉,牽蔓披沙搜九節。 仙家自欲供仙餌,靈根不容凡齒齧。 循澗探奇巖石幽,瀑音迎耳鏘琅球。 陰壑常寒失炎熱,終日自雨鳴春秋。 振衣策足崔嵬頂,跨歷列缺凌倒景。 天風海濤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膽醒。 聲傳九霄景泰鐘,更上上方梯晴空。 兩眼有盡天不盡,滄溟浩與銀河通。 指顧神山似非遠,弱水誰云隔三萬。 乘風直到金銀臺,握手安期話蒲澗。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一家何啻十朱輪,諸父雙飛秉大鈞。 曾脫素衣參幕客,却爲精舍讀書人。 離筵雒水侵杯色,征路函關向晚塵。 今日山公舊賓主,知君不負帝城春。
曉連星影出,晚帶日光懸。 本因遺采掇,翻自保天年。
南海何年過,中林一磬微。 病逢秋雨發,心逐暮潮歸。 久臥前山寺,猶逢故國衣。 近來慵步履,石蘚滿柴扉。
君子食即食,何必在珍華。 小人食不食,縱食如泥沙。 清歌且莫唱,妙舞亦休誇。 爾非鳳灸麒麟肉,焉能一掛於齒牙。 去來去來歸去來,紅泉正灑芙蓉霞。
此身逃難入鄉關,八度重陽在舊山。 籬菊亂來成爛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隨曆日三分盡,醉伴浮生一片閑。 滿目秋光還似鏡,殷勤爲我照衰顏。
劉郎蹤跡久荒凉,卜宅何妨處士鄉。 壯志莫隨流俗變,老夫霜鬢已凝霜。 (見《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四四「二寘」「示」字〖十四函一百三十七冊〗引詹敦仁《清隱集》。 案:琲爲詹敦仁之子。 )。
初六到南宮,陰昇姤啓蒙。 刻頻移律呂,持節遞相攻。 五日纔虧折,三花運數供。 取來臨戶看,血點幾千重。
倚風修竹葉滋繁,穿石湍流浪吐吞。 薄暮柴門人影寂,曉風烟樹鳥鳴喧。
先生自詞伯,舉世孰詩人。 縱不藏人善,慚無佳句新。 每懷青眼舊,應念白頭貧。 未弭沅湘楫,蒸湘復問津。
揚子長江天際來,中流有山何壯哉。 深根盤礴千萬丈,寸土不受雙崔嵬。 金山屹據上流險,四面佛屋相環回。 來帆去槳別艫舳,住僧過客煩追陪。 排空傑閣揖滄海,海山亂點浮纖埃。 龍潭別聳石峰巧,時立野鶴慵毰毸。 堂頭回首指遺像,坡公印老留青煤。 其人已去詩尚在,唱酬風月相徘徊。 再三瞻敬下山去,縹緲又入雲濤堆。 焦山一望祇十里,舟師駕櫓如奔雷。 行行滉蕩呼吸頃,繫纜犖确登山隈。 山中僧少竹木古,瘦根迸石穿莓苔。 幽姿野態隨步出,勝處往往多樓臺。 洪崖路轉尋瘞鶴,幾年浪打風雨摧。 遺銘破碎石剝落,摩挲細讀心眸開。 同行韵遠興未盡,飛仙亭上傾樽罍。 酒酣我爲發奇絕,底須方外求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