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朝〕 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涼州詞

    昨夜蕃兵報國讐,沙州都護破涼州。 黃河九曲今歸漢,塞外縱橫戰血流。

    薛逢 唐宋诗
  • 謁真諦寺禪師

    蘭若山高處,煙霞嶂幾重。 凍泉依細石,晴雪落長松。 問法看詩忘,觀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杜甫 唐宋诗
  • 雨中贈仙人山賈山人

    寒江夜雨聲潺潺,曉雲遮盡仙人山。 遙知玄豹在深處,下笑羈絆泥塗間。

    柳宗元 唐宋诗
  • 南樓 二

    徙倚高樓夜色殘,故人聊得罄交歡。 千林日落晴偏雨,五月雲深暑亦寒。 詰曲斷巖飛鳥度,參差倒影過江看。 慚予浪着登山屐,酒罷豪吟興未闌。 (以上三首均見《鴻湘耆舊集》卷八、同治十三刊增壽等纂《直隸澧州志》卷二五、同治八年刊魏湘纂《續修慈利縣志》卷十四)(〖1〗《直隸澧州志》卷十六《隱逸》云:「周朴,隱居天門山,楚王馬殷徵召不起,著有《靈泉詩集》。 」〖2〗同書卷二六《辨訛》云:「周朴,能詩而隱,有氣節。 閩詩集中所載小傳,與《慈志》異。 其避地福州不降黃巢遇害者,吳興人也。 居天〖缺二十字〗於□□僅爲〖缺九字〗徵□則又爲唐□□□人,未可強合爲一。 其《天門靈泉院》詩『不惟用唐僧,傳明語即起』,已直溯其事。 章華孫斯億乃謂朴生於晉,老於五代,所詠之靈泉,屬慈,非石門夾山之靈泉寺。 指爲唐僧周朴詩,志亦載其墓,稱晉處士,不知何考? 若謂生於石晉時,則馬氏早滅;若所指司馬晉,則又先馬殷數百年,相距凡七姓八朝。 只是詩與《南樓》二首俱近體,非前五代人作。 而廖大隱《楚風補》又以朴爲慈利人,唐末寓福州,摭採閩集,益以《南樓》二作。 不知寓福者,本吳興人。 閩徐興公刻朴詩集,敍述甚詳,集內亦無《靈泉院》、《南樓》詩,與志載居若墓並在天門山,自當另爲一朴。 但閩集有《弔李群玉》一絕,曰『知何處』,曰『隔岸香』,固亦嘗遊澧者。 其《靈泉院》、《南樓詩》之爲慈周朴作,抑爲吳周朴遊澧時作,而閩集或以隔遠失採,惜不得《慈父》中所紀《靈泉詩集》具覽,一釐正之,並以決朴墓之在慈與辭楚辟之,信有事否? 若氏族譜,直載爲福州人,則尤疏謬者也。 」今按:《全唐詩》卷六七三收周朴詩一卷,其中有《弔李群玉》一首,可證朴確曾客澧。 又《宿玉泉寺》一首,《直隸澧州志》卷二四,以爲寺在澧州。 又有《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喜賀拔先輩衡陽除正字》、《次梧州卻寄永州使君》,疑朴自巴东入湘,复南行经澧、衡、永、梧而南游。 《直隸澧州志》所載慈利另有一周朴之根據,尚嫌不足。 惟此说罕爲人知,謹錄出以資研究。 )。

    周朴 唐宋诗
  • 金山亭呈翁守二首 其一

    新亭高敞枕城隈,萬里江山爽氣來。 雲外孤峰擎日晚,林間啼鳥喚春回。 登車謾有澄清志,覽景慚非賦詠才。 太守風流民訟簡,落成尊酒許相陪。

    方廷實 唐宋诗
  • 次韵王山甫春日出郊探梅

    倚竹有佳人,天寒玉肌温。 永懷經年别,及此春日暄。 幽閒誰與娱,依依映丘樊。 計臺二三友,才高工撥繁。 幕府公事退,聯鑣出郊原。 城南富卉木,勝處陳家園。 東風發萌芽,柳眼暗若昏。 昨宵一陣雨,清爽到乾坤。 植杖芳草徑,繫馬枯桑根。 觀梅不忍去,錯爼羅金樽。 主人笑揖客,徘徊倚朱門。 指麾群兒輩,薪水相撫存。 鄰婦抹紅粧,来覘攀籬援。 酒酣詩思逸,筆力華旗搴。 薑鹽芼蕪菁,絕勝瓠葉幡。 蕭然出塵姿,飄飄欲騰掀。 桃李分當避,蜂蝶那敢喧。 誰能移將歸,栽培擁高垣。 要令百種花,俯伏争趨奔。 不煩頻出游,正恐嘲短轅。 太簇初應律,飛霙尚翩翩。 何妨醉瑶舟,大嚼供炮燔。 手撚一枝春,吟笑窮曛暾。 可憐廊廟具,沉滯三家村。 和羮似不晚,作詩與招魂。

    王之道 唐宋诗
  • 歸路致語口號

    旌旆摇摇卷碧雲,元戎振旅入城闉。 蜚騰廣譽孚朝野,講肄强兵動鬼神。 無數冠裳聲聒晝,兩行羅綺艷嬌春。 看看夜半朝宣室,便把金犀換玉麟。

    洪适 唐宋诗
  • 題昭明廟

    生爲明哲沒爲神,一點英靈著處新。 秋浦溪山最留意,法華禪定是前身。 九州託庇陰功大,六字加封寵渥頻。 更有使君書事實,幽沉從此愈昭伸。

    汪遠猷 唐宋诗
  • 茅亭

    終日坐茅亭,蕭然倚素屏。 兒圓點茶夢,客授養魚經。 馬以鳴當斥,龜緣久不靈。 詩成作吳詠,及此醉初醒。

    陸游 唐宋诗
  • 枯菊二首 其一

    翠羽金錢夢已闌,空餘殘蕊抱枝乾。 紛紛輕薄隨流水,黄與姚花一樣看。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