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裏有底忙,申旦不成夢。 遠歸勝新昏,還君春睡重。
无
其他无
〔宋朝〕 洪咨夔
客裏有底忙,申旦不成夢。 遠歸勝新昏,還君春睡重。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橫。 宣傳無草動,拜舞有衣聲。 鴛瓦霜消濕,蟲絲日照明。 辛勤自不到,遙見似前程。
念爾風雅魄,幽咽猶能文。 空令傷魂鳥,啼破山邊墳。
古人重義不重金,曲高和寡勿(《宗鏡錄》、《偈頌》作「無」)知音。 今時志(《宗鏡錄》、《偈頌》作「學」)士還如此,語默動用跡難尋。 所嗟世上歧路者,終日崎嶇狂(《宗鏡錄》、《偈頌》作「枉」)用心。 平坦旃檀不肯收,要須登險(《宗鏡錄》作「陟」)訪椿林。 窮子捨父遠逃逝,却於本舍絕知音。 貧女宅中無價寶,却將秤賣他人(《宗鏡錄》、《偈頌》作「小秤買他」)金。 心無相,用還(《偈頌》作「能」)深,無常境界不能侵。 運用能隨高與下,靈光且(《偈頌》作「元」)不是浮沉。 無相無(《偈頌》、《宗鏡錄》無此字)心能運曜,應聲應色隨方照。 雖在方而不在方,任運高低總能妙。 亦(《偈頌》、《宗鏡錄》作「尋」)無頭,復無尾,靈(《偈頌》、《宗鏡錄》作「焰」)光運運從何起? 只今起者便是心(《偈頌》、《宗鏡錄》作「祇者如今全是心」),心用明時更何你(《偈頌》、《宗鏡錄》作「心用明心心復爾」)。 不居方,無(一作「何」)處覓,運用無蹤復無跡。 識取如今明覓(《偈頌》作「密」)人,終朝莫慢(《偈頌》作「漫」,《宗鏡錄》作「謾」)別求的。 懃(《宗鏡錄》作「勸」)心學,近藂林,莫將病眼認花針。 說教本窮無相理,廣讀元來不識心。 了(《偈頌》、《宗鏡錄》作「識」)取心,識(《偈頌》、《宗鏡錄》作「了」)取境,了心識境(《偈頌》、《宗鏡錄》作「識心了境」)禪河淨。 但(《宗鏡錄》作「若」,《偈頌》作「知」)能了境便識心,萬法都如闥婆影。 勸且學,莫爲師,不用登高向下窺。 平源不用金剛鑽,劍刃之中錯下錐。 向前來,莫人我,山僧有曲無人和。 了空無相即法師(《偈頌》作「了境心空即法王」),不用綾羅將作幡(《偈頌》作「爲播」)。 可中了,大希奇,大人幽邃不思議。 (《偈頌》三句作「大幽邃,不思議,可中學得大希奇」)。 自家壞(《偈頌》作「懷」)却真寶藏,終日從人乞布衣。 取境界,妄情生,只如水面(《偈頌》作「上」)一波成。 但能當境無情計(《偈頌》作「繫」),還同水面本地平。 應大軀,應小軀,運用只隨如(《偈頌》作「如隨」)意珠。 被(《偈頌》作「披」)毛戴角形雖異,能應之心(《偈頌》作「應物之情」)體不殊。 應眼時,若千日,萬像不能逃影質。 凡夫只是未曾觀,那得自輕而退屈。 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 什(《偈頌》作「十」)方鍾鼓一時鳴,靈光運運常相續。 應意時,絕分別,照燭森羅長(《偈頌》作「恒」)不歇。 透過山河石壁間,要且照時常寂滅。 境自虛,不須畏,終朝照燭無形(《偈頌》作「元無」)對。 設使(《偈頌》作「爾」)任持浮幻身,運用都無舌身意。 (南唐靜筠二僧《祖堂集》卷十四,宋子昇、本如《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上之下,另《宗鏡錄》卷九〖作古德歌〗、卷十八、卷四四、卷九八收此歌部分文字。 )。
發意當初問石頭,江河心濆渺分流。 喚迴指出毗盧印,便得如山萬事休。
游子空有懷,賞心杳無路。 前程數千里,乘夜連輕馭。 繚繞松篠中,蒼茫猶未曙。 遙聞孤村犬,暗指人家去。 疲馬懷澗泉,征衣犯霜露。 喧呼谿鳥驚,沙上或鶱翥。 娟娟東岑月,照耀獨歸慮。
月琴三柱四條水,圓魄移來混俗耳。 自古從今清且奇,五音一弄驚神鬼。 勾挑指下何纖細,傍觀側聽心先醉。 胡茄十八笑思歸,悲風切切摇朱翠。 鳳遊雲裏情蕩颺,不無蕭灑真高尚。 寒暄聚散得馨香,奚爲絲竹兼歌唱。 慢鏁朱弦急如雨,疑似春鶑相共語。 莫憚辭勞用意彈,堪對鸞吟與鳳舞。
郡城至值夏,兩日非寬程。 奔走豈吾願,詔書促南征。 出郭星未已,歸棹月已生。 問人水深淺,舟子喧未應。 水石代之對,淙然落灘聲。 危峰起夕蒼,暗潭生夜清。 江轉風颯至,病肩難隠稜。 添衣初嬾尋,忍寒良不能。 近城一二里,遠岸三四燈。 望關恐早閉,驅舟祗遲行。 多情半環月,久矣將西傾。 欲落且小留,知我要入城。 月細光未多,大星助之明。 至舍心未穩,麗譙才一更。
發軔資福山,弭轡龍池寺。 杪春新雨足,老紅圍穉翠。 溪流素縠寒,山色青羅膩。 拄頰坐移晷,此意誰能會。
崔嵬吾肺腑,面目似廬山。 江上風濤穩,扁舟得往還。
人生本逆旅,行止良悠悠。 試看康莊上,轍跡多成溝。 公子分閉戶,時來亦何由。 載書曉遄邁,春令方如秋。 河濱古城府,稅鞅聊優游。 青雲捷徑在,坻庾非君優。 臧孫故有後,嶄嶄承風流。 胡爲重作惡,日暮猶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