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苧籠輕暑,紅榴照別樽。 兩帆先後去,一水古今存。 玉札須多蓄,金甌莫點痕。 相期黄卷裏,培植太平根。
无
其他无
〔宋朝〕 洪咨夔
白苧籠輕暑,紅榴照別樽。 兩帆先後去,一水古今存。 玉札須多蓄,金甌莫點痕。 相期黄卷裏,培植太平根。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東門留客處,沽酒用錢刀。 秋水牀下急,斜暉林外高。 金羇絡騕褭,玉匣閉豪曹。 去日隨戎幕,東風見伯勞。
昔人別館淹留處,卜築東山學謝家。 業桂半空摧枳棘,曲池平盡隔煙霞。 重開漁浦連天月,更種春園滿地花。 依舊秋風還寂莫,數行衰柳宿啼鴉。
無窮草樹昔誰栽,新起臨湖白石臺。 半岸泥沙孤鶴立,三堂風雨四門開。 荷翻團露驚秋近,柳轉斜陽過水來。 昨夜北樓堪朗詠,虢城初鎖月裴回。
一生雖達理,遠別亦相悲。 白髮無修處,青松有老時。 暮煙傳戍起,寒日隔沙垂。 若是長安去,何難定後期。
太華五千尋,重嵒合沓起。 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裏。 上有千蓮葉,服之久不死。 山高採難得,歎息徒仰止。
我本野外夫,不能恒禮則。 爲性重任真,喫著隨所得。 既與萬物齊,方(項校「於」)□(張錫厚撥補「中」字)守靜默。 一身逢太平,五內無六賊。 (見斯四二七七卷,轉錄自《中華文史論叢》一九八四年第二輯刊張錫厚《斯四二七七殘卷考釋》。 )(按:斯四二七七卷,原無作者名。 張錫厚初擬題爲梵志體詩。 後經與蘇藏列一四五六卷重新綴合,確定此卷亦應爲王梵志詩,今從其說收入。 )。
白赤虹,單見色無雙。 如氣冲天或橫過,蚩尤旗號動戈鎗,起處必爲殃。
柱史生周室,仙源譜系崇。 儲星昭昴宿,降嶽表神嵩。 間氣憑家世,宗臣挺祖風。 夢求終作楫,獵卜果非熊。 感遇雲龍會,恩深雨露豐。 折衝淵聖日,輝赫靖康功。 社稷欹傾際,乾坤震蕩中。 力扶神器正,堅守帝都雄。 割地爭三鎮,回天定兩宮。 壯圖期敉難,大節耻和戎。 去國孤舟遠,憂時百雉空。 建炎欣翊戴,鴻慶襲光融。 相印機衡重,兵權號令通。 安危繄禮貌,進退肯雷同。 巨屏頻循撫,真祠示眷蒙。 歡聲逢穀旦,善頌達蒼穹。 弼亮需元老,平章合上公。 五行推有本,六甲混無窮。 再造邦基固,中興大運隆。 保民躋壽域,千載簡宸衷。
棒頭瞎卻一城人,三聖撩地保壽瞋。 正令只堪提一半,一盲引得衆盲行。
心法兩忘諸說到,文章百鍊古風回。 方驚吸盡西江口,又出江西一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