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題可賦足幽深,手植疏梅有石心。 當日和羹人不見,竹風疑是讀書音。
无
其他无
〔宋朝〕 趙汝馭
舊題可賦足幽深,手植疏梅有石心。 當日和羹人不見,竹風疑是讀書音。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喫竹飲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爲筆,千萬毛中揀一毫。 毫雖輕,功甚重,管勒工名充歲貢。 君兮臣兮勿輕用,勿輕用,將何如。 願賜東西府御史,願頒左右臺起居。 搦管趨入黃金闕,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動言直筆書。 起居郎,侍御史,爾知紫毫不易致。 每歲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 慎勿空將彈失儀,慎勿空將錄制詞。
龍韜能致虎符分,萬里霜臺壓瘴雲。 蕃客不須愁海路,波神今伏馬將軍。
其誰肯見尋,冷淡少知音。 塵土侵閑榻,煙波隔故林。 竹風醒晚醉,窗月伴秋吟。 道在唯求己,明時豈陸沈。
杳杳冥冥莫問涯,雕蟲篆刻道之華。 守中絕學方知奧,抱一無言始見佳。 自有物如黃菊蘂,更無色似碧桃花。 休將心地虛勞用,煮鐵燒金轉轉差。
他日曾遊魏,魏家餘趾存。 可憐宮殿所,但見桑榆繁。 此去拜新職,爲榮近故園。 高陽八才子,況復在君門。
清露澄境遠,旭日照林初。 一望秋山淨,蕭條形迹疎。 登原忻時稼,采菊行故墟。 方願沮溺耦,淡泊守田廬。
歸從三峽水,重見百人磯。 山色只如舊,挽舟人已非。
德履無遺恨,絃歌有去思。 養親三釜樂,作郡十年遲。 壯志沈黄壤,英遊閉赤墀。 豐碑頌遺愛,誰爲繼羅池。
漢庭得謝久縣車,松竹蕭疏護葺廬。 爭奈蒼生待霖雨,未容安石愛幽居。
易經獨不遭秦火,字字皆如見聖人。 汝始弱齡吾已耄,要當致力各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