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時。 石泉碧漾漾,巖樹紅離離。 朝爲靈都遊,暮有陽臺期。 飄然世塵外,鸞鶴如可追。 忽念公程盡,復慙身力衰。 天壇在天半,欲上心遲遲。 嘗聞此遊者,隱客與損之。 各抱貴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顧言,彼此稱男兒。 若不爲松喬,即須作臯夔。 今果如其語,光彩雙葳蕤。 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來高其事,詠歡偶成詩。 爲君題石上,欲使故山知。
无
其他无
〔唐朝〕 白居易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時。 石泉碧漾漾,巖樹紅離離。 朝爲靈都遊,暮有陽臺期。 飄然世塵外,鸞鶴如可追。 忽念公程盡,復慙身力衰。 天壇在天半,欲上心遲遲。 嘗聞此遊者,隱客與損之。 各抱貴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顧言,彼此稱男兒。 若不爲松喬,即須作臯夔。 今果如其語,光彩雙葳蕤。 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來高其事,詠歡偶成詩。 爲君題石上,欲使故山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舊居三顧後,晚節重幽尋。 野逕到門盡,山窗連竹陰。 昔年鶯山谷,今日鳳歸林。 物外凌雲操,誰能繼此心。
露洗百花新,簾開月照人。 綠窗銷暗燭,蘭逕埽清塵。 雙燕頻驚夢,三桃競報春。 相思寂不語,珠淚灑紅巾。
曾荅鴈門偈,爲憐同社人。 多慙惠休句,偕得此陽春。
獨尋台嶺閑遊去,豈覺靈溪道里賒。 三井應潮通海浪,五峰攢寺落天花。 寒潭盥漱銅瓶潔,野店安禪錫杖斜。 到日初尋石橋路,莫教雲雨濕袈裟。
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綵樓。 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
桂樹生南海,芳香隔楚山。 今朝天上見,疑是月中攀。
漂姚[二]北伐時,深入强千里。 戰酣落日黃,軍敗鼓聲死。 嘗聞漢飛將,可奪單于壘,今與山鬼隣,殘兵哭遼水。 (殷璠天寶末編《河嶽英靈集》,收此詩於常建名下,幷在評語中引及。 原卷於陶韓名下存詩九首,其一爲《古意》。 《全唐詩》已收歸陶韓,其二即本詩,後七首均李白詩。 據此推測,此詩似非陶韓作。 )([一]《中華文史論叢》編輯室云:「《弔王將軍》一詩《全唐詩》已收入《常建集》中。 」劉說同。 [二]漂姚指霍去病,《漢書》作「票」,或「驃」。 )。
兵屯(京本作「行」)次,豺狗入於營。 內有奸人(京本作「兵」)相結外,急須搜捉察原情,莫遣叛縱橫(京本作「蹤興」)。
我生動多艱,一笑不易得。 朅來坐逆旅,俯仰空太息。 吾人當代秀,文章擅華國。 分攜十四載,復此見顔色。 怱怱未及款,歸程忽云逼。 願君因索塗,爲我指南北。 金門與玉堂,努力事登陟。 閒將咫尺書,因風寄相憶。
蜀日既衰洛日亡,前星靈武騰光芒。 元功百戰兩京復,萬里阿瞞歸故鄉。 干戈紛紛遍四海,浯碑已立湘江旁。 太師艱難喜粗定,作此大字龍鸞翔。 紙摹縑搨四百載,家家傳寶踰琳琅。 唐文中世未變古,燕許偶儷爲班揚。 次山之文可也簡,此頌未追周魯商。 祿山滔天等窮澆,春秋之法誅無將。 騁兵二字斥邊將,此語豈足懲姦强。 末篇三章頗辭費,筆力不復能鏗鏘。 磨崖勒銘亦何有,反復自贊乃爾詳。 向來各人過許與,舉世附和無雌黄。 淮西仆碑無墨客,惜哉不得逢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