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冬夜讀几案間雜書得六言二十首 其一九

〔宋朝〕 劉克莊

寧置寒冰隘巷,勿長婦人深宮。 兒□昭儀篋內,孫斃季龍抱中。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裴司空即事通簡舊僚

    肅肅上台坐,四方皆仰風。 當朝奉明政,早日立元功。 獨對赤墀下,密宣黃閣中。 猶聞動高韻,思與舊僚同。

    張籍 唐宋诗
  • 詠妓

    妖姬飾靚妝,窈窕出蘭房。 日照當軒影,風吹滿路香。 早時歌扇薄,今日舞衫長。 不應令曲誤,持此試周郎。

    王勣 唐宋诗
  • 避地毘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首 三

    □雷車雨滴階聲,寂寞焚香獨閉扃。 錦繡文章無路達,袴襦歌詠隔牆聽。 松聲冷浸茶軒碧,苔點狂吞納線青。 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禪靈。

    貫休 唐宋诗
  • 與蕭曠冥會詩 三

    紅蘭吐豔間夭桃,自喜尋芳數已遭。 珠珮鶴橋從此斷,遙天空恨碧雲高。

    甄后 唐宋诗
  • 青海望敦煌之作

    西北指流沙,東南路轉遐。 獨晴留海畔,歸望阻天涯。 九夏呈芳草,三時有雪花。 未能刷(原作「{帀刂}」)羽去,空此羨城鵶。

    佚名 唐宋诗
  • 詩偈 九

    菩薩無煩惱,衆生愛皺眉。 無惱緣無賊,皺眉被賊欺。 不須問師匠,心王應自知。

    龐藴 唐宋诗
  • 載初元年沙州歌謠(幷序○題擬。以下歌)

    於昭武王,承天剪商。 誰其下武?聖母神皇。 穆斯九族,綏彼四方。 遵以禮儀,調以陰陽,三農五穀,萬[庾](庚)千箱。 載興文教,載構明堂。 八窻四闥,上圓下方。 多士濟濟,流水洋洋。 明堂文興,百工時揆。 庶人子來,●鼓不勝。 肅肅在上,無幽不察,無遠不相。 千齡所鐘,萬國攸向。 俗被仁禮,家懷孝讓。 帝德廣運,聖壽遐延。 明明在下,於昭於天。 本枝百代,福祚萬年。 惟彼洛邑,聖母營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聖母生之;浩浩海瀆,神皇平之。 福兮祐兮,在聖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 聖母皇皇,撫臨四方。 東西南北,無思不服。 禿髮狂瞽,侵我西土。 皇赫斯怒,爰整其旅。 荒徼之外,各安其所。 穆穆聖君,受天之祐。 聖皇爲誰?神皇聖母。 於萬斯(伯二六九五卷作「斯萬」)年,受天之祐。 永淳之季,皇昇玉京。 如喪其考,人不聊生。 裴、徐作釁,淮海波驚。 皇皇聖母,定[縱](從)服橫。 綏以大德,威以[佳](往)兵。 神謀獨運,天鑒孔明。 危邦載靜,亂俗還平。 河圖洛書,龜背龍脅。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既營大室,爰構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 句含五色,吐納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薦趾,膺乾之統,得坤之經。 子來之作,不日而成。 不得有得,[□□]非名。 如天之壽,於萬斯齡。 黄山海水,蒲海沙場。 地隣蕃服,家接渾鄉。 昔年寇盜,禾麥調傷。 四人[擾擾](優優),百姓遑遑。 聖人哀念,賜以惟良。 既撫既育,或引或將。 昔靡單袴,今日重裳。 春蘭秋菊,無絕斯芳。 (見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影印敦煌寫卷《沙州[都督府]圖經》,即伯二○○五卷。 校以伯二六九五卷,此卷末署「《沙州都督府圖經》卷第三」。 )(按:原詩題作《歌謠》,在《圖經》中自成一目。 末云:「右唐載初元年四月,風俗使于百姓問採得前件歌謠,具狀上讫。 」今據以擬題。 )。

    佚名 唐宋诗
  • 送純老往會稽住華嚴二首 其二

    重陰雪意正商量,豈似師心徑絕江。 識破須彌山句否,任交幡影上雲窗。

    曹勛 唐宋诗
  • 倦暑

    試作西風想,煩襟鬰嫩凉。 李沉寒玉碧,瓜泛淺金黄。 羽扇徒揮雪,紗厨不貯香。 白醪雖可漉,染指敢先嘗。

    陳棣 唐宋诗
  • 邵監携詩相訪用集中閒居韻爲謝

    知君琢句用功深,屹立長城不受侵。 紙上雲烟驚老眼,筆端風雨起予心。 萬里初逢談衮衮,一尊相對樹陰陰。 斯文入手豈易得,况復逃空喜足音。

    黄公度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