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鮑交三世,朱陳共一村。 居慙阿承女,獲事太丘孫。 惜別吾鍾愛,相賓右格言。 應憐垂白叟,計日望迴轅。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克莊
管鮑交三世,朱陳共一村。 居慙阿承女,獲事太丘孫。 惜別吾鍾愛,相賓右格言。 應憐垂白叟,計日望迴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拖紫鏘金濟世才,知君倚玉望三台。 深山窮谷無人到,唯有狂愚獨自來。
旌節下朝臺,分圭從北回。 城頭鶴立處,驛樹鳳栖來。 舊路芳塵在,新恩馹騎催。 里閭風偃草,鼓舞抃成雷。 吏散山禽囀,庭香夏蕊開。 郡齋堪四望,壁記有三台。 人訝徵黃晚,文非弔屈哀。 一吟梁甫曲,知是臥龍才。
昨宵宴罷醉如泥,惟憶張公大谷梨。 白玉花繁曾綴處,黃金色嫩乍成時。 冷侵肺腑醒偏早,香惹衣襟歇倍遲。 今旦中山方酒渴,唯應此物最相宜。
空樹落花時,宮嬪泣暮暉。 盡皆承雨露,爭不惜芳菲。 殘蘂猶黏草,餘香尚惹衣。 無言屬青鳥,青鳥自銜飛。 (以上見《永樂大典》卷五八三九「十六麻」「花」字「落花」條〖七函六十一冊〗。 )。
弟子已折桂,先生猶灌園。 (見王定保《唐摭言》卷四)(〖1〗《摭言》云:「李頻師方干,後頻及第,詩僧清越贈干詩云〖略〗。 」《全唐詩》卷六五三誤將二句收歸方干,題作《寄李頻及第》,今改正。 又:《全唐詩》卷八二九據《禪月集》卷八收貫休《贈方干》一首,其三、四句云:「弟子已得桂,先生猶灌園。 」與清越二句幾全同。 考李頻爲大中八年進士,《全唐文》收清越一文,大中十三年作,時正相合。 疑貫休同清越句入詩以贈方干,或清越爲貫休早年所用之法名,識此俟考詳。 )。
陸生少日心膽壯,萬里憑陵寄疏放。 玉關曾誓馬革裹,滄海豈憂魚腹葬。 人生富貴本細事,釣筑逢時俱將相。 正令不遇亦何慊,藥鑱丹爐老青嶂。 今年秋晚苦多雨,三十六溪新綠漲。 極知世事不足論,霽日小舟行可榜。
去歲瀟湘重九時,滿城寒雨客思歸。 故山此日還佳節,黄菊清罇更晚暉。 短髮無多休落帽,長風不斷且吹衣。 相看下視人寰小,祇合從今老翠微。
都城十兩車,送子江之滸。 目寄片帆飛,水國沿漁浦。 憐子經世才,戰筆文中虎。 小試乘田車,暫爲民父母。 民社不輕寄,憂戚抱民苦。 忠孝指心切,求不愧仰俯。 青天遇有闕,思惟煉石補。 效職了男兒,一扇醇風古。 送子獨鍾情,淮河共鄉土。
出久孟鄰爭吊賀,去遲防墓畢封塋。 枕戈肯把棋消夜,落筆皆誇檄愈風。 烏幕樂哉賓與主,墨衰行矣孝移忠。 江東將相俱人傑,早向明時策駿功。
衡茅有客同歡笑,徑草呼童旋剗除。 篘酒熟遲聊酤我,藜羹生怕有卷如。 夜長不必論升斗,歲晚能忘誓笠車。 鄰舍多情還解事,頻分野菜饋生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