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六十六

〔唐朝〕 白居易

七十欠四歲,此生那足論。 每因悲物故,還且喜身存。 安得頭長黑,爭教眼不昏。 交游成拱木,婢僕見曾孫。 瘦覺腰金重,衰憐鬢雪繁。 將何理老病,應付與空門。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採桑

    採桑畏日高,不待春眠足。 攀條有餘態,那矜貌如玉。 千金豈不贈,五馬空躑躅。 何以變真性,幽篁雪中綠。

    李彥遠 唐宋诗
  • 春草

    隨夢入池塘,無心在金谷。 春風自年年,吹遍天涯綠。

    唐彥謙 唐宋诗
  • 句 十二

    曲沼疏秋蓋,長林卷夏帷。

    無名氏 唐宋诗
  • 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 磴道盤且峻,巉巖凌穹蒼。 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 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 殺氣毒劒戟,嚴風裂衣裳。 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 前行無歸日,返顧思舊鄉。 慘戚冰雪裏,悲號絕中腸。 尺布不掩體,皮膚劇枯桑。 汲水澗谷阻,採薪隴坂長。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飢飲零露漿。 歎此北上苦,停驂爲之傷。 何日王道平,開顏覩天光。

    李白 唐宋诗
  • 擬古 其六

    願隨春陽和,不隨秋草萎。 光陰瞬息耳,憂悲亦何爲。 蘭蕙生深林,時有朝露滋。 清香隨春風,邈若有所思。 我亦慕明德,杖藜往從之。 林深不可見,相遇終有時。

    張九成 唐宋诗
  • 讚徑山音首座

    氣宇雲閑,身心木槁。 頂門正眼,紅日杲杲。 早投長蘆剗草之機,晚分雙徑人天之座。 名山屢招而不赴,一菴超然其高卧。 夫是謂叢林前輩典刑,宜與趙州同年而並操者也。

    釋咸傑 唐宋诗
  • 贊卿老真

    風蕭蕭,天空四壁。 雨疎疎,巖花狼藉。 乾剝剝,白浪滔天。 寂寥寥,徧界荆棘。 漾在栖雲草莽中,堪嗟大地無人識。

    釋堅璧 唐宋诗
  • 送張安撫

    蓬萊太守厭期會,歸結琳宮香火緣。 路旁送者誰最切,之子佩衿青可憐。 子兮請自曩時說,芹館就荒三十年。 邇來窮悴更堪說,舍下鞠草厨無烟。 市門小兒有虛籍,校官弟子無鳴絃。 向來一辱聲掃地,倒九江水誰爲湔。 守家故是補天手,斷鰲四足承高圓。 小却盛之鑑湖上,施設次第看後先。 下車百廢未及舉,冕服釋菜供聖賢。 願從博士聽講說,歛容就席毋敢專。 邦人始識蠹簡重,士子稍作青灰然。 迂生欲舉折洗事,衆膽傍碎公加鞭。 合八縣士一戰霸,百川之水皆東沿。 鵠袍如山聲不震,秦望却立回清妍。 紫衣金带朱兩轓,牙旗戟纛來翩翩。 魯侯色笑有深愛,南公歎息無前傳。 翠裯已覺夏室清,棐几更與秋窗便。 日輸月給輩相望,餼牽竭矣公愈堅。 坐令學者飽虀飯,不待先生求酒錢。 風聲汎汎鄒魯上,意向往往嬴劉前。 子兮如此衿佩何,半渡欲濟收吾船。 季鷹家人故難料,歸興忽動秋風邊。 若人固自泰山雨,詎肯作我稽山泉。 轅高轍駛不可駐,哦以七字成長篇。 庶幾太史聞我語,邂逅可作泮水編。

    項安世 唐宋诗
  • 梅雨潭

    去夏曾同潭上遊,蔭松坐石濯清流。 論文聲雜飛泉響,話道心齊邃谷幽。 盛暑忽思尋舊好,煩襟頓覺似新秋。 也知關决多餘暇,能更重爲勝賞不。

    林石 唐宋诗
  • 畢叔文借示郭峽州詩二軸志其所見

    真行黄家元祐脚,隠帙奧篇窮秘閣。 計其胸中所餘地,數百猶能君輩著。 中朝文物政須此,刺史郎官謾今昨。 腦脂遮眼失乘黄,安得金篦令刮膜。

    趙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