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華春意尚遲迴,賴有東風晝夜催。 寒縋柳腰收未得,暖熏花口噤初開。 欲披雲霧聯襟去,先喜瓊琚入袖來。 久病長齋詩老退,爭禁年少洛陽才。
无
其他无
〔唐朝〕 白居易
物華春意尚遲迴,賴有東風晝夜催。 寒縋柳腰收未得,暖熏花口噤初開。 欲披雲霧聯襟去,先喜瓊琚入袖來。 久病長齋詩老退,爭禁年少洛陽才。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南望商於北帝都,兩堪棲託兩無圖。 只聞斥逐張公子,不覺悲同楚大夫。 巖畔早涼生紫桂,井邊疎影落高梧。 一杯淥酒他年憶,瀝向青波寄五湖。
月下江流靜,村荒人語稀。 鷺鴛雖有伴,仍共影雙飛。
遠見麻姑戲瑞禽,每來教舞此壇心。 基離地面三千丈,勢倚雲根一萬尋。 煙海日搖雙翅影,洞天風散九韻音。 自從越叟分明說,便想羅浮直至今。 (〖1〗上面這些詩寫辰一小冊上,線裝,僅存五葉,共二十八首。 後有殘闕,原書葉數、詩數不知多少。 總題《涉道詩》,下題撰人李翔姓名。 李翔的時代和事跡無所考,這個詩集也不見於著錄。 所歌詠酬答的都是道山道觀,當時道教的天師、尊師、鍊師、總真以及供奉和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跡等。 這應該是一部現存最古的道徒詩集。 〖2〗詩中所表現的山名和地名,多在今江西、江蘇、浙江三省,主要是在龍虎山、茅山、天台山之間,李翔大概就是這一地區以內的人。 他的時代,大概是第九世紀末年或第十世紀初年的人。 謝自然是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一月十二日卒於梁州西門外金泉山的,韓愈〖七六八--八二四〗有《謝自然詩》〖《昌黎先生集》卷一〗,李翔有《題謝自然傳後》〖傳爲郡守李堅所作〗,所以李翔時代,疑比韓愈稍晚。 〖日本《道教研究》第一冊刊吳其昱《李翔及其涉道詩》推定李翔爲唐高祖九世孫,江王李元祥之後,曾官莆田尉,約於咸通間在世,所據爲《新唐書》卷七○下《宗室世系表》,可備一說。 〗)。
揚兵吉(京本作「禳兵告」),頓在(辛本、川本、京本作「須向」)九天方。 諸惡不成加喜氣。 更宜上將見恩光,安得(京本作「將」)有乖張。 (《太乙式》云:「九天之上,可以陳兵,九地之下,可以潛伏。 」)。
伐木清哦癖在腸,握筇蒼磴履重霜。 玲瓏墮壑乳泉響,蕭瑟到門松吹香。 高寒夜雨凍一色,虛浄曉雲流五光。 社散荷枯有遺友,目青鬚髮半滄浪。
墨子平生枉費工,謾將泛愛去形容。 若觀木訥并剛毅,方見風流是箇中。
未觀健筆龍蛇走,拾得殘篇綺思新。 語带烟霞含勁氣,解龜誰醉謫仙人。
三喚三應,更饒貼稱。 月逗寒窗,水歸巨浸。 負汝負吾,全鋒敵勝。
高標綽有魯王風,天爲勳門慶誕公。 揮麈笑談傾坐上,傳家韜畧藴匈中。 暫從剡水高人隠,行繼澶淵蓋世功。 長願紅顔似今日,壽尊鯨吸百川空。
中朝鵠髮俊,得謝寵安車。 碧落超新秩,承明別舊廬。 叔時今老矣,司寇此歸歟。 畫有封厨秘,詩多乙牘餘。 雲情元自遠,舟意本常虛。 酌酒朋三壽,揮金輩二疏。 深恩仍給俸,令子復將輿。 幾日西清對,留光惇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