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寄題上強山精舍寺

〔唐朝〕 白居易

慣遊山水住南州,行盡天台及虎丘。 惟有上強精舍寺,最堪遊處未曾遊。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奉和聖製九日言懷賜中書門下及百寮

    令節在豐歲,皇情喜乂安。 絲竹調六律,簪裾列千官。 煙霜暮景清,水木秋光寒。 筵開曲池上,望盡終南端。 天文麗慶霄,墨妙驚飛鸞。 願言黃花酒,永奉今日歡。

    權德輿 唐宋诗
  • 奉和過舊宅應制

    飛雲臨紫極,出震表青光。 自爾家寰海,今茲返帝鄉。 情深感代國,樂甚讌譙方。 白水浮佳氣,黃星聚太常。 岐鳳鳴層閣,酆雀賀雕梁。 桂山猶總翠,蘅薄尚流芳。 攀鱗有遺皓,沐德抃稱觴。

    許敬宗 唐宋诗
  • 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韻多敘貶官已來出處之意

    諫諍知無補,遷移分所當。 不堪匡聖主,只合事空王。 龍象投新社,鵷鸞失故行。 沈吟辭北闕,誘引向西方。 便住雙林寺,仍開一草堂。 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禪牀。 手版支爲枕,頭巾閣在牆。 先生烏几舃,居士白衣裳。 竟歲何曾悶,終身不擬忙。 滅除殘夢想,換盡舊心腸。 世界多煩惱,形神久損傷。 正從風鼓浪,轉作日銷霜。 吾道尋知止,君恩偶未忘。 忽蒙頒鳳詔,兼謝剖魚章。 蓮靜方依水,葵枯重仰陽。 三車猶夕會,五馬已晨裝。 去似尋前世,來如別故鄉。 眉低出鷲嶺,脚重下虵岡。 漸望廬山遠,彌愁峽路長。 香爐峰隱隱,巴字水茫茫。 瓢挂留庭樹,經收在屋梁。 春拋紅藥圃,夏憶白蓮塘。 唯擬捐塵事,將何荅寵光。 有期追永遠,無政繼龔黃。 南國秋猶熱,西齋夜暫涼。 閑吟四句偈,靜對一爐香。 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場。 覓僧爲去伴,留俸作歸糧。 爲報山中侶,憑看竹下房。 會應歸去在,松菊莫教荒。

    白居易 唐宋诗
  • 逢舊二首 一

    碧落高高雲萬重,當時孤鶴去無蹤。 不期陵谷遷朝市,今日遼東特地逢。

    李涉 唐宋诗
  •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還任因寄洛中鏡上人

    聞道還沂上,因聲寄洛濱。 別時花欲盡,歸處酒應春。 聚散同行客,悲歡屬故人。 少年追樂地,遙贈一霑巾。

    蘇頲 唐宋诗
  • 馬明生遇神女歌

    學仙貴功亦貴精,神女變化感馬生。 石壁千尋啓雙檢,中有玉堂鋪玉簟。 立之一隅不與言,玉體安隱三日眠。 馬生一立心轉堅,知其丹白蒙哀憐。 安期先生來起居,請示金鐺玉佩天皇書。 神女呵責不合見,仙子謝過手足戰。 大瓜玄棗冷如冰,海上摘來朝霞凝。 賜仙復坐對食訖,頷之使去隨煙升。 乃言馬生合不死,少姑教勅令付爾。 安期再拜將生出,一授素書天地畢。

    韋應物 唐宋诗
  • 宣和癸卯登浮光山

    呼舟入境陟崔嵬,今日登臨慰昔懷。 覽勝淩虛緣絕磴,憑高索句付磨崖。 松聲夜落千年洞,山勢晴連萬里淮。 仙蹟空遺丹井在,宦塵行歎老筋骸。

    郝某 唐宋诗
  • 田間夜歸有作示王覺民二首 其二

    江上秋來憶少牢,龜腸尤覺病詩饕。 調和索似三分醬,澒洞看如八斗糟。 水怪重增風勢惡,湘靈難禁雁聲高。 何當一雨洗煙月,爲放清光歸我曹。

    王之道 唐宋诗
  • 挽中書舍人葉公三首 其三

    久厭承明直,遐宣使驛風。 乘軺循浙右,持斧肅江東。 共徯鋒車召,俄驚夜壑空。 傳家宜令子,濟物有陰功。

    陳棣 唐宋诗
  • 示子遹

    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 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宏大。 怪奇亦間出,如石漱湍瀨。 數仞李杜牆,常恨欠領會。 元白纔倚門,溫李真自鄶。 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 詩爲六藝一,豈用資狡獪。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