疎風冷雨北山南,時見歸鴻度碧潭。 重九日人多是醉,兩三枝菊總斜簪。
无
其他无
〔宋朝〕 白玉蟾
疎風冷雨北山南,時見歸鴻度碧潭。 重九日人多是醉,兩三枝菊總斜簪。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愛爾似龍媒,翩翩千里迴。 書從外氏學,竹自晉時栽。 擁棹逢鷗舞,憑闌見雨來。 上堂多慶樂,不醉莫停杯。
麥秀草芊芊,幽人好晝眠。 雲霞生嶺上,猿鳥下牀前。 顏子方敦行,支郎久住禪。 中林輕暫別,約略已經年。
辛夷高花最先開,青天露坐始此廻。 已呼孺人戛鳴瑟,更遣稚子傳清杯。 選壯軍興不爲用,坐狂朝論無由陪。 如今到死得閑處,還有詩賦歌康哉。
遊子惜春暮,策杖出蒿萊。 正直康莊晚,羣公謁帝迴。 履度南宮至,車從北闕來。 珂影傍明月,笳聲動落梅。 迎風采旄轉,照日綬花開。 紅塵掩鶴蓋,翠柳拂龍媒。 綺雲臨舞閣,丹霞薄吹臺。 輕肥寧所羨,未若反山隈。
絕壁深溪無四鄰,每逢猨鶴即相親。 小奴驚出垂藤下,山犬今朝吠一人。
如何拋錦帳,蓮府對蓮峰。 舊有雲霞約,暫留鵷鷺蹤。 敷溪秋雪岸,樹谷夕陽鐘。 盡入新吟境,歸朝興莫慵。
客意天南興已闌,不堪言別向仙官。 夢搖玉珮隨旄節,心到金華憶杏壇。 荒郊極望歸雲盡,瘦馬空嘶落日殘。 想得故山青靄裏,泉聲入夜獨潺潺。
經緯既縱橫,偏承啟沃情。 含虛素心淨,樂水智囊成。 密㥀(緻)[一]能藏垢,疏通自去盈。 不問垂善濾,何問下流清。 ([一]余疑「㥀」是「緻」通用俗字,或音誤。 俞云:「校作『緻』,較遠,疑當作『慎』,因濾水羅正不必密緻也。 密慎與下文疎通對文。 」按俞先生說較好。 劉校與俞同。 )。
有美人兮隔千里,彼不來兮我獨止。 吳江木落又經年,壯士悲聲寒易水。
五馬躬迎八十親,甘棠如舊治惟新。 歡傳此日來廉范,記得當時借寇恂。 江海聊淹把麾手,廟堂無是薦賢入。 送君爲守泉南守,政拙才踈藉寶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