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細越笋芽,野煎寒溪濱。 恐乖靈草性,觸事皆手親。 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 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 潔色既爽別,浮氳亦慇懃。 以茲委曲靜,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時,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輕花,滌盡昏渴神。 此遊愜醒趣,可以話高人。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言史
粉細越笋芽,野煎寒溪濱。 恐乖靈草性,觸事皆手親。 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 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 潔色既爽別,浮氳亦慇懃。 以茲委曲靜,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時,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輕花,滌盡昏渴神。 此遊愜醒趣,可以話高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曾波隔夢渚,一望青楓林。 有烏在其間,達曉自悲吟。 是時月黑天,四野煙雨深。 如聞生離哭,其聲痛人心。 悄悄夜正長,空山響哀音。 遠客不可聽,坐愁華髮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恆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聲猶至今。
珠明玉潤盡驚人,不稱寒門不稱貧。 若向吾唐作雙瑞,便同祥鳳與祥麟。
身閑不恨辭官早,詩好常甘得句遲。
五月半,農忙亂,插田心是秋成飯。 却道禾熟不臨場,祇麽任從風雨爛。 禪和子,一身了。 一身兩眼對兩眼,箇中絲髮初無間。 老狐涎盡復何疑,再坐盤中弓落盞。
西山路上有獼猴,嘯雨哀風動客愁。 忽遇此林師子子,萬般伎倆一時休。
燕梁寂寂篆烟殘,偷得勞生數刻閑。 三疊秋屏護琴枕,臥遊忽到瀼西山。
濕侵團扇不能輕,冷逼孤燈分外明。 蕉葉半黄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
拂花紅露濺春衣,柳外春禽睡未知。 天借晴光與桃李,更將剩彩弄游絲。
塞鴈仍南去,慇懃問耒陽。 催科應獨拙,理髮詎能長。 邑古絃歌地,年豐魚稻鄉。 婆娑還得不,三徑未云荒。
伯威雖拙詩故巧,我拙似渠詩欠工。 竹溪想見梅花發,問訊窮岡今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