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蒼蒼苔色新,無風晴景自勝春。 不知何樹幽崖裏,臘月開花似北人。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言史
峭壁蒼蒼苔色新,無風晴景自勝春。 不知何樹幽崖裏,臘月開花似北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故人亦流落,高義動乾坤。 何日通燕塞,相看老蜀門。 東行應暫別,北望苦銷魂。 凜凜悲秋意,非君誰與論。
鄰家不識鬬雞翁,閉戶能齊隱者風。 顧步曾爲小山客,成名因事大江公。 一身千里寒蕪上,單馬重裘臘月中。 寂寂故園行見在,暮天殘雪洛城東。
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 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 強勸陶家酒,還吟謝客詩。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我愛佛耳山,來偷一日閑。 不見佛耳面,愧汗不開顏。 有時見佛耳,與山重往還。 (以上《嘉靖安溪縣志》七)。
易覺春光老,難消夏晝長。 問囚傷道氣,嚼句療饑腸。 殿古苔痕澀,壇高松檜涼。 黃冠誰可語,試與辯亡羊。 (見民國二十五年刊陳善同等纂《重修信陽縣志》卷三十)。
𮪃牙初出肉,俗言五六春。 至老或不生,須憑區臼真。 (以上均見宛委山堂本《說郛》弓一○七徐成《相馬書》)(〖1〗《舊唐書·經籍志》子部農家類著錄:「《相馬經》,又二卷,徐成等撰。 」)(〖2〗《新唐書·藝文志》子部農家類著錄:「徐成等《相馬經》二卷。 」〖3〗《太平御覽》卷八九六引《伯樂相馬經》云:「江淮津督徐成字子長,兄弟蒙寵於府君,治馬方以報,千金不傳,號《淮津方》。 」〖4〗今人王毓瑚《中國農學書錄》云:「據現有的線索推測,〖徐成〗極可能是唐代人。 《說郛》收的有一種徐咸的《相馬書》,『咸』、『成』二字字形相近,或者就是此書。 」今按:《鄭堂讀書記補逸》謂徐咸爲宋人,今人編《中國叢書綜錄》從之。 核以文獻,尚無明證。 《說郛》收此書於陸龜蒙《耒耜經》、傅肱《蟹譜》之間,卷首署「代郡徐咸」,不言時代。 「代郡」非宋時地名。 兩《唐志》既已著錄此書,其時代當在開元以前。 《伯樂相馬經》見載於《隋書·經籍志》五行類,《舊唐志》錄此書於隋諸葛穎之前,據此二證,頗疑成爲隋前人。 但《隋志》不錄此書,至《舊唐志》始見收,終不能排除其爲唐人的可能性。 今收入先宋詩,以俟考定。 )。
蓋將軍,真丈夫,行年三十執金吾,身長七尺頗有鬚。 玉門關城迥且孤,黃沙萬里白草枯。 南鄰犬戎北接胡,將軍到來備不虞。 五千甲兵膽力麤,軍中無事但歡娛。 暖屋繡簾紅地爐,織成壁衣花氍毹。 燈前侍婢瀉玉壺,金鐺亂點野酡酥。 紫紱金章左右趨,問着只是蒼頭奴。 美人一雙閑且都,朱脣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無,今日喜聞鳳將雛。 可憐絕勝秦羅敷,使君五馬謾踟躕。 野草繡窠紫羅襦,紅牙縷馬對樗蒱。 玉盤纖手撒作盧,衆中誇道不曾輸。 櫪上昂昂皆駿駒,桃花叱撥價最殊。 騎將獵向城南隅,臘日射殺千年狐。 我來塞外按邊儲,爲君取醉酒剩沽。 醉爭酒盞相喧呼,忽憶咸陽舊酒徒。
格清詞苦與誰論,携繞錢塘給事墳。 所得豈容人繼和,朗吟應被鶴聽聞。 月輪冷照千巖雪,霞片輕裝萬疊雲。 投向吾廬卜知己,擬將詩草爲師焚。
擬續冰壺傳,嘗賡玉糝詩。 蒸豚貴公子,却莫遣渠知。
雲暝風號得我驚,硯池轉盼已生冰。 窗間頓失疏梅影,枕上空聞斷雁聲。 公子皂貂方痛飲,農家黄犢正深耕。 老人別有超然處,一首清詩信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