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國葉黃時,洞庭霜落夜。 行舟聞商估,宿在楓林下。 此地送君還,茫茫似夢間。 後期知幾日,前路轉多山。 巫峽通湘浦,迢迢隔雲雨。 天晴見海檣,月落聞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難急流。 清宵歌一曲,白首對汀洲。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端
水國葉黃時,洞庭霜落夜。 行舟聞商估,宿在楓林下。 此地送君還,茫茫似夢間。 後期知幾日,前路轉多山。 巫峽通湘浦,迢迢隔雲雨。 天晴見海檣,月落聞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難急流。 清宵歌一曲,白首對汀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詔發西山將,秋屯隴右兵。 淒涼餘部曲,燀赫舊家聲。 鵰鶚乘時去,驊騮顧主鳴。 艱難須上策,容易即前程。 斜日當軒蓋,高風卷斾旌。 松悲天水冷,沙亂雪山清。 和虜猶懷惠,防邊不敢驚。 古來於異域,鎮靜示專征。 燕薊奔封豕,周秦觸駭鯨。 中原何慘黷,餘孽尚縱橫。 箭入昭陽殿,笳吟細柳營。 內人紅袖泣,王子白衣行。 宸極祅星動,園陵殺氣平。 空餘金椀出,無復繐帷輕。 毀廟天飛雨,焚宮火徹明。 罘罳朝共落,棆桷夜同傾。 三月師逾整,羣胡勢就烹。 瘡痍親接戰,勇決冠垂成。 妙譽期元宰,殊恩且列卿。 幾時迴節鉞,戮力埽欃槍。 圭竇三千士,雲梯七十城。 恥非齊說客,祗似魯諸生。 通籍微班忝,周行獨坐榮。 隨肩趨漏刻,短髮寄簪纓。 徑欲依劉表,還疑厭禰衡。 漸衰那此別,忍淚獨含情。 廢邑狐貍語,空邨虎豹爭。 人頻墜塗炭,公豈忘精誠。 元帥調新律,前軍壓舊京。 安邊仍扈從,莫作後功名。
途窮別則怨,何必天涯去。 共作出門人,不見歸鄉路。 殷勤執杯酒,悵望送親故。 月色入閒軒,風聲落高樹。 雲霄望且遠,齒髮行應暮。 九日泣黃花,三秋悲白露。 君行過洛陽,莫向青山度。
椒宮荒宴竟無疑,倏忽山河盡入隋。 留得後庭亡國曲,至今猶與酒家吹。
繫馬清溪樹,禪門春氣濃。 香臺花下出,講坐竹間逢。 覺路山童引,經行谷鳥從。 更言窮寂滅,回策上南峰。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四部叢刊》本宋法雲撰《翻譯名義集》卷七「續補譯師」條引唐義淨三藏詩。 《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錄此爲「義淨三藏《誡看經》」。 )(按:《全唐詩》卷七八六收此詩於無名氏卷,注云:「載《翻譯名義集》,云唐義淨三藏作。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義淨詩今收十二函一冊,何不類附而別出於無名氏之下,豈編者未知義淨三藏即義淨歟。 然此詩祇據《翻譯名義集》錄,集又署名義淨三藏,終不得謂曰無名氏也。 」今承斯旨而重錄歸義淨名下。 )。
圓塘綠水平,魚躍紫蒓生。 要路貧無力,深村老退耕。 犢隨原草遠,蛙傍塹籬鳴。 撥棹茶川去,初逢穀雨晴。
長松十里曉冥冥,行盡松林到法城。 悄悄虛廊無客語,陰陰衆綠有鶯聲。 新荷萬點土花碧,白鷺一行春雪輕。 麥秀漸漸桑葉暗,怳然如在故園行。
挺秀窮荒歎未遭,昔賢吟賞著風騷。 縱班盧橘材非偶,不近長安價愈高。 烟雨萬株遥若畫,塵埃一騎笑徒勞。 琱盤此日無遺選,品格妍媸敢自逃。
孤標近僊壇,依約聞墜露。 儼如舉止揚,稍見神爽悟。 曉月坐清軒,寒添壁間素。
君不見資中名士有李石,八月秋濤供筆力。 初爲博士不暖席,晚補臺郎俄復斥。 諸公熟睨亦太息,摧壓至死終不惜。 生前何曾一錢直,沒後遺文價金璧。 後之視今猶視昔,此事誠非一朝夕。 山城舊廬暗荆棘,羸然諸孫守墳籍。 撫孤我負朋友責,萬里詩成泪空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