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 禽慶潛名岳,鴟夷漾釣舟。 顧余知止足,所樂在歸休。 不似尋山者,忘家恣遠遊。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德裕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 禽慶潛名岳,鴟夷漾釣舟。 顧余知止足,所樂在歸休。 不似尋山者,忘家恣遠遊。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西去意如何,知隨貢士科。 吟詩向月路,驅馬出煙蘿。 晚色寒蕪遠,秋聲候雁多。 自憐歸未得,相送一勞歌。
鬚白面微紅,醺醺半醉中。 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 臥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 仍聞好事者,將我畫屏風。
有卉祕神仙,君臣有禮焉。 忻當苦口喻,不畏入腸偏。 扁鵲功成日,神農定品年。 丹成如可待,雞犬自聞天。
直道何由啓聖君,非才誰敢議論文。 心存黃籙兼丹訣,家憶青山與白雲。 麋鹿幽栖閑可近,鴛鸞高舉勢宜分。 微生不學劉琨輩,劍刃相交擬立勳。
清淨皎潔無塵垢,蓮華化生爲父母。 我修道來經十劫,出示閻浮厭衆苦。 一生苦行超十劫,永離娑婆歸淨土。 (見《宋高僧傳》卷二四)。
客裏栖栖嘆食艱,桃源也復念人間。 九重鵷鷺思金屋,萬里烟塵痛玉闗。 節物可憐梅競出,浪萍長羡鳥知還。 明朝跋馬歸仙隠,健筆清樽儘傲閒。
紅爐起浪拍天飛,疾焰過風孰敢窺。 任是三頭并六臂,到此休誇第一機。
婦德勝賢士,嫠居成大家。 陰功宜有後,餘慶尚無涯。 楊惲出司馬,陶潜傳孟嘉。 文昌紀遺範,外氏倍增華。
大江西來遶重城,猶如叢花疋練縈。 左山右阜若開避,曾是峴首當頭橫。 江湍衝山山不動,滔滔雪浪東南傾。 聵然巨勢壓漢境,萬楚不得專雄名。 四時美景千百狀,登臨可以攄襟靈。 近麓挼藍秋水綠,幽巖團纈春葩明。 寒林蕭疎四面合,夏木延袤長川青。 危巔碑墊龜螭蟄,陰崖檜老蛟龍形。 俯瞰洲島相向背,風恬江面羅紋生。 漁舠數百集其下,瞥然來往一葉輕。 波底崢嶸沈翠影,槎頭鳬雁斂霜翎。 天然佳致信可尚,直是丹青寫不成。 叔子當年樂山水,每來置酒空壚罌。 賢達勝士共愛此,謂此風景魁南荆。 荆人被化思不已,立祠山椒共祭牲。 爾來綿亙幾千載,瓦飛棟撓誰經營。 守臣罕肯著脚到,遂至完固屬兼并。 非憚鳩工繕完葺,誠知仁政難繼聲。 帝眷襄陽曰重鎮,宜從館閣擇名卿。 明公之來百城悅,壺漿竹馬相歡迎。 政成公休屢登覽,山前車騎長晶熒。 傃空寓目看不足,詩豪佚發輸精誠。 乃敕寮屬復祠宇,仍從嶺上新虛亭。 歲時遊憩備言詠,荆人愛之猶鉅平。 羊公之政公之化,異時一致當同評。 兩賢繼美何以況,山之永兮水之清。
寤寐閒思疇昔事,來往于懷日凡幾。 伯鸞不可無孟光,豈爲青眉并玉齒。 阿咸今與我不同,蛩蛩得草魚得水。 流蘇帳暖雙杯行,春近梅粧香更清。 試唱劉郎竹枝曲,道是無晴還有晴。 長夜老夫方獨坐,手把楞伽對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