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歸故鄉陌,極望且徐輪。 近野樵蒸至,平泉煙火新。 農夫饋雞黍,漁子薦霜鱗。 惆悵懷楊僕,慚爲關外人。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德裕
初歸故鄉陌,極望且徐輪。 近野樵蒸至,平泉煙火新。 農夫饋雞黍,漁子薦霜鱗。 惆悵懷楊僕,慚爲關外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無事拋棊侵虎口,幾時開眼復聯行。 終須殺盡緣邊敵,四面通同掩大荒。
臨壇付法十三春,家本長城若下人。 芸閣少年應不識,南山鈔主是前身。
重檻構雲端,江城四鬱盤。 河流出郭靜,山色對樓寒。 浪草侵天白,霜林映日丹。 悠然此江思,樹杪幾檣竿。
平陽拊背穿馳道,銅雀分香下璧門。 幾向綴珠深殿裏,妬拋羞態臥黃昏。
已有清陰逼座隅,愛聲仙客肯過無。 陵遷谷變須高節,莫向人間作大夫。
深畫眉,淺畫眉,蟬鬢鬅鬙雲滿衣,陽臺行雨迴。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見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原署爲白居易作)(〖1〗明刻本《吟窗雜錄》卷五十錄吳二娘《長相思令》云:「深黛眉,淺黛眉,十指蘢葱雲染衣,巫山行雨行〖疑爲迴之誤〗。 巫山高,巫山低,暮暮朝朝良不歸,空房獨守誰? 」〖2〗明楊慎《升菴詩話》卷四云:「吳二娘,杭州名妓也。 有《長相思》一詞云:『深花枝,淺花枝,深淺花枝相間時,花枝難似伊。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白樂天詩:『吳娘暮雨瀟瀟曲,自別江南久不聞。 』又:『夜舞吳娘袖,春歌蠻子詞。 』自注:『吳二娘歌詞有暮雨瀟瀟郎不歸之句。 』《絕妙詞選》以此爲白樂天詞,誤矣。 吳二娘亦杜公之黃四娘也,聊表出之。 」今按:楊慎引白氏二詩,前詩爲《寄殷協律》,後詩爲《聽彈湘妃怨》。 其訂黃氏之失,甚是。 《吟窗雜錄》爲北宋末蔡傳所作書〖詳拙文《殷璠〈丹陽集〉輯考》〗,已徑題吳二娘作,可證。 惟三本文字差異較大,黃昇所錄,似與白氏所聞者最爲接近,故錄爲正文,而以餘二本附於後。 《全唐詩》卷八九○據黃昇所錄收歸白居易,今爲移正之。 )。
鄧守嘑,百夫避途。 (明黃佐《廣州人物傳》卷三《鄧文進傳》,原注:「用《唐書》、《一統志》參修」。 鄧於唐高祖時仕至韶州刺史)。
天地自相懸,何名大道堅。 聰明無滯礙,愚昧莫知前。
君不見秦皇愛阿房,死葬驪山側。 煬帝愛迷樓,死葬迷樓北。 乃知生者魂,即是死者魄。 生死在迷樓,一死良自得。 只應來夢兒,夜夜猶相憶。
比出淮陽守,今移寰內州。 真無弱翁治,只是茂陵求。 換節矜新假,循襟釋故愁。 桑榆知未晚,前失庶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