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次韻趙尉

〔宋朝〕 方岳

括山隨處好,况復有詩人。 粘壁多詩藁,看山少訟塵。 夜寒琴伴月,香冷硯生春。 鶴亦能留客,敲門不厭頻。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鳳歸雲 二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烟飛下禁城秋。 曾將弄玉歸雲去,金翿斜開十二樓。

    滕潛 唐宋诗
  • 過武寧縣

    行過武寧縣,初晴物景和。 岸回驚水急,山淺見天多。 細草濃藍潑,輕煙匹練拖。 晚來何處宿,一笛起漁歌。

    王周 唐宋诗
  • 擡薦商量

    相見不揚眉,君東我亦西。 紅霞穿碧落,白日繞須彌。

    道禪師 唐宋诗
  • 四月二十一日同妻孥泛舟登呂氏濟川亭二首 其二

    呂公清德著吾鄉,生愛茲山死便藏。 顧我來遊雖恨晚,尚思杖屨共徜徉。

    吳芾 唐宋诗
  • 童丱須知 朋友篇

    先王德澤深,士民皆修睦。 琢磨貴取友,爲學不應獨。 分寧非君臣,嚴光蹴帝腹。 人君尚擇交,況乃爲臣僕。 仕宦同恩榮,庠序同誦讀。 萍蓬偶邂逅,里閈頻追逐。 握手出肺肝,勤渠敘寒燠。 一旦臨利害,獰然遂反目。 朱博先著鞭,索居歎蕭育。 不見管夷吾,全交有鮑叔。 蘇章太不情,恩讎在隔宿。 不見庾公斯,孺子生可卜。 嗟哉世間人,雲雨徒飜覆。 得喪自有天,人豈能禍福。 險心懷五兵,壽命多短促。 君子坦蕩蕩,爲之歌伐木。

    史浩 唐宋诗
  • 遊武夷山

    少讀封禪書,始知武夷君。 晚乃遊斯山,秀傑非昔聞。 三十六奇峰,秋晴無纖雲。 空巖雞晨號,峭壁丹夜暾。 巢居寄千仞,鴻荒想羲軒。 風雨蛻玉骨,難以俗意論。 丹梯不容躡,修蔓亦畏捫。 泝灘進小艇,愧驚白鷺群。 學道雖恨晚,養氣敢不勤。 宦遊非本志,寄謝鶴與猿。

    陸游 唐宋诗
  • 晨炊熊家莊

    朝饑一眼望炊煙,繞盡長溪過盡山。 承露絲囊世無樣,蜘蛛偷得掛籬間。

    楊萬里 唐宋诗
  • 小隠莊別高教授

    翳翳日景入,行行故人遠。 故人萬里別,此去何當返。 迨君歸禹穴,是我登邛阪。 苦語難重陳,相期在加飯。

    項安世 唐宋诗
  • 除浙西憲舟過釣臺有感

    一再登臨萬事非,裹頭還已雪垂垂。 敢論筆力今無恨,欲附碑陰始不疑。 臺閣有人堪共政,江山如此且隨宜。 論功漢鼎吾何有,自是風流百代師。

    陳傅良 唐宋诗
  • 紹興淳熙兩朝內禪頌

    維堯則天,與天同大。 俯視九州,細於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邁。 維舜則堯,與堯同高。 俯視四海,細于一毫。 挈以畀禹,熙然自陶。 堯舜之禪,允矣嘉躅。 若稽厥齡,或髦攸趣。 洪惟高宗,纔五十六。 遽行堯事,有斷於獨。 洪惟壽皇,纔六十三。 遽行舜事,不謀于僉。 未倦于勤,先養其恬。 功成身退,道與天參。 聖人視天,遞進遞退。 進退俱休,堯舜之運。 於赫兩朝,德宏業峻。 銖較寸量,寧啻堯舜。 堯七十六,治水云初。 咨岳試鯀,不遑寧居。 高宗時則,斯慶壽餘。 久與道息,心實若虛。 舜六十三,即真云始。 咨岳相禹,不遑寧止。 壽皇時則,斯巽位已。 新與道休,心豁若洗。 凡退政幾,等與大徽。 此退之蚤,彼退之遲。 遲容可及,蚤孰踰斯。 凡傳國璽,等謂大媺。 彼傳之賢,此傳之子。 賢容可求,子孰獲只。 傳子若賢,一出于天。 天固與子,尤人所便。 便而遂者,榮具慶全。 退蚤若遲,一關於數。 數固與蚤,尤人所慕。 慕而得之,榮全慶具。 蚤於堯舜,三十三年。 獨不一後,獨不一先。 兩朝脗合,時迺自然。 舜後於堯,七歲而禪。 胡爲爾稽,匪有攸戀。 不欲與堯,匹休齊善。 壽皇禪意,蓋與舜俱。 所後七年,匪跡是拘。 不期而同,自然之符。 高宗禪時,久暘忽雨。 雨應云何,恩洽以溥。 壽皇禪時,久雨忽暘。 暘應云何,德輝以光。 得天之應,誕彰孔盛。 新皇丕承,合爲三聖。 用牲於廟,靡靈弗歆。 式昭新皇,上合天心。 决政于堂,靡懷弗暢。 式昭新皇,下符人望。 天人同歸,欲逃莫從。 雖父傳子,亶爲至公。 漢唐豈無,揖遜之主。 非出本心,未爲盛舉。 猗三聖君,真堯舜禹。 三聖一家,累洽重華。 前未之有,後無以加。 小臣獻頌,大而非夸。

    曾丰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