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山雨色應難見,隔澗經聲又不聞。 紫閣夜深多入定,石臺誰爲掃秋雲。
无
其他无
〔唐朝〕 鮑溶
滿山雨色應難見,隔澗經聲又不聞。 紫閣夜深多入定,石臺誰爲掃秋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叢行。 憐此皓然質,無人自芳馨。 衆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蘂花,攀玩衆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爲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幷。 君看入時者,紫豔與紅英。
書劒少青眼,煙波初白頭。 鄉關背梨嶺,客路轉蘋洲。 處困道難固,乘時恩易酬。 鏡中非訪戴,劒外欲依劉。 高枕海天暝,落帆江雨秋。 鼉聲應遠鼓,蜃氣學危樓。 智士役千慮,達人經百憂。 唯聞陶靖節,多在醉鄉遊。
松逕隈雲到靜堂,杏花臨澗水流香。 身從亂後全家隱,日校人間一倍長。 金籙漸加新品秩,玉皇偏賜羽衣裳。 何如聖代彈冠出,方朔曾爲漢侍郎。
千山壘土望三山,雲鶴無蹤羽衛還。 若說神仙求便得,茂陵何事在人間。
巖前獨靜坐,圓月當天耀。 萬象影現中,一輪本無照。 廓然神自清,含虛洞玄妙。 因指見其月,月是心樞要。
百里猶鄉土,千年亦比鄰。 願言培世德,未敢詠維新。 (均見清施念曾、張汝霖編《宛雅三編》卷二、嘉慶廿八年刊洪亮吉等纂《寧國府志》卷二十四。 )(按:梅遠爲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的曾祖。 《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三三《梅聖俞墓誌銘》云:「曾祖諱遠,祖諱邈,皆不仕。 」楊傑《無爲集》卷十三《故朝奉郎守殿中丞梅君〖正臣〗墓誌銘》云:「南唐末,曾祖遠爲宣城掾。 」正臣爲堯臣弟。 《宛雅三編》卷二引《梅氏詩譜》,謂遠字維明,光化間由吳興之宣城爲掾。 以宣之風土淳厚,遂築居於州學之西,著有《遷居草》。 今按:三書所記稍有出入。 考《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三十一《太子中舍梅君墓誌銘》,堯臣父梅讓卒於皇祐元年,年九十一,推其生年,爲顯德六年。 以此推測,梅遠約生於十世紀初,以仕南唐爲是。 《梅氏詩譜》有誤,今不取光化年仕宣說。 )。
篙舟入華容,白水繞城堞。 夾津列茂樹,倒影青相接。 遠色分村塢,微凉動蘆葉。 天地困腐儒,江湖託孤檝。
兵火間闗我爾同,相逢聊喜話怱怱。 山長不礙飛雲去,江漲應從遠水通。 白鷺晚潮初浸脚,雨花遺址正横空。 臨風遐想成惆悵,千古興亡一局終。
人說招提好,來游稱所聞。 雲烟四山合,草樹一溪分。 瘦馬催歸晚,闍黎館客勤。 荒墳有郎宿,夜夜粲天文。
十載頻褰刺史帷,名卿風裁映紳緌。 慶門共仰聯三鳳,禁路咸嗟欠一夔。 神武衣冠終遂志,平泉花木總成詩。 傷心積翠樓前月,斜入欄干欲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