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見特公賞秋處,涼溪看月清光寒。 今夕深溪又相映,特公何處共團圓。
无
其他无
〔唐朝〕 鮑溶
憶見特公賞秋處,涼溪看月清光寒。 今夕深溪又相映,特公何處共團圓。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花枝臨水復臨堤,也照清江也照泥。 寄語東君好擡舉,夜來曾伴鳳皇棲。
甫里先生未白頭,酒旗猶可戰高樓。 長鯨好鱠無因得,乞取艅艎作釣舟。
相望幾千里,曠然違道情。 自茲成乍別,疑是隔浮生。 得旨探玄寂,無心競利名。 苑齋正秋夜,誰伴誦經聲。 (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六冊南宋釋宗曉編《寶雲振祖集》。 )(按:此詩題下署「吳越國王錢俶」,末附嘉泰壬戌宗曉跋,敘得詩始末,文長不具錄。 通法師卒於宋太宗端拱改元之年,年六十三。 俶作此詩時已降宋否,尚難考詳。 )。
三十年前此寺遊,木蘭花發院新修。 如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
將老尚逐食,相逢聊舉觴。 貧非原憲病,酒發次公狂。 未至世臣國,先登君子堂。 誰能更拘束,短髮已滄浪。
在地在山無不可,去年今年同不同。 銀杯縞带逐車馬,何似蓑笠隨漁翁。
雁塔新題墨未乾,去年燈火向秋闌。 趣看天祿青藜杖,怕著王孫紫綺冠。 好在三山尋浩渺,何如一紙問平安。 觚稜放月無人到,玉糝初成許共餐。
二子何時到,三秋欲盡頭。 收渠半張紙,洗我一年愁。 不得毛錐力,元非子墨羞。 海山寒更碧,整駕待同游。
累石防花拾棄材,鑿池種藕白餘苔。 游鯈剩喜波光闊,飛鷺似知人意來。 已見圓荷浮小葉,正須細雨熟黄梅。 莫言舊隠無多景,一派清泉手自開。
平生言語苦不工,甲乙未能成類稿。 曩時陶謝以詩鳴,竭力追隨終莫到。 上人詞鋒極痛快,睥睨千人軍可掃。 長須驚喜見此客,無怪繞枝鳱鵲噪。 師言能詩且工畫,筆仗須先知嫩老。 復言能畫亦飽參,亹亹玄談聽更好。 吾聞法海深又深,性珠可得不可討。 若除詩畫與談禪,未審云何真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