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陽纔動伏羣陰,萬物於今寓太音。 若喜長生添線日,微微消息識天心。
无
其他无
〔唐朝〕 殷堯藩
一陽纔動伏羣陰,萬物於今寓太音。 若喜長生添線日,微微消息識天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新浴振輕衣,滿堂寒月色。 主人有美酒,況是曾相識。
村中少賓客,柴門多不開。 忽聞車馬至,云是故人來。 況值風雨夕,愁心正悠哉。 願君且同宿,盡此手中杯。 人生開口笑,百年都幾回。
山榴花似結紅巾,容豔新妍占斷春。 色相故關行道地,香塵擬觸坐禪人。 瞿曇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不愛君池東十叢菊,不愛君池南萬竿竹。 愛君簾下唱歌人,色似芙蓉聲似玉。 我有陽關君未聞,若聞亦應愁殺君。
雲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長青瘴色低。 漸近蠻城誰敢哭,一時收淚羨猨啼。
北闕南山是故鄉,兩枝仙桂一時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覺禪門氣味長。
古寺寒山上,遠鐘揚好風。 聲餘月樹動,響盡霜天空。 永夜一禪子,泠然心境中。
水田十里學袈裟,秋殿千金儼釋迦。 遠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記石蓮花。 武林山價縣隋日,天竺經文隸漢家。 苔壁媧皇鍊來處,泐中脩竹掃雲霞。 (見《兩浙金石志》卷二。 )(〖1〗石刻詩前原題「大唐杭州刺史盧元輔」九字。 〖2〗阮元《兩浙金石志》:「右刻在下天竺神尼塔下磨崖,文九行,右行,正書,徑二寸。 此詩《全唐詩》未載。 按盧元輔於德宗時自河南縣令除杭州刺史,嘗於武林山作見山亭,見《咸淳臨安志》。 又《胥山碑銘》,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見《輿地碑目》。 此疑元和時刻。 又《陜西通志》云:『盧元輔滑州人,曾爲華州刺史。』 《郎官石柱題名》有金部郎中盧元輔。 白樂天有《盧元輔除杭州刺史制》,中云:『嘗守商都,再領京縣。』 皆其歷官也。 石本『泐中脩竹掃雲霞』,『泐』字係原刻,『脩竹』二字係改鑿。 『大唐』二字亦添補。 《西湖志》作『洞中』,蓋據文理,未見石刻也。」 〖3〗《杭州府志》引《武林石刻記》:「唐盧元輔《遊天竺詩》,縱一尺八寸,橫二尺,正書,字徑二寸。」)。
茅茨何瀟瀟,邱園復寥廓。 黃冠此中居,眷言寄高託。 理亂無聞聲,榮辱不相着。 有書聊把娛,有酒自斟酌。 侵晨課田桑,歸來日華薄。 盤桓松竹間,鳥動殘雲落。
誰斷巨鰲足?連山分一股。 誰跨海上鵬?壓作參差羽。 應是女媧輩,化工揮巧斧。 掀翻煮石雲,大塊將天補。 渣滓至今在,縣瓴分注乳。 磊落擲遐荒,齟齬不合土。 忙惊日月過,晃漾空中舞。 裒益問巨靈,谽谺礙臂武。 塞罅制逆流,努力跡駢拇。 神禹四載僕,九年梗作雨。 紆回殺拗區,澎湃亂飛鼓。 漫下祖龍鞭,六丁擭舟府。 漫發熊繹矢,非石又非虎。 數狹不能制,伊誰可再侮。 曾把蓬萊輪,難將此物賭。 羅浮亦可移,此物不可取。 肋斗出盤山,粗能踞地主。 芝田第九層,最上蕙生圃。 (見同治十三年刊《直隸澧州志》卷二四)(按:嘉慶《石門縣志》卷四九收此詩,署「唐張九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