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多感放東歸,從此秦宮不復期。 春景似傷秦喪主,落花如雨淚臙脂。
无
其他无
〔唐朝〕 沈亞之
君王多感放東歸,從此秦宮不復期。 春景似傷秦喪主,落花如雨淚臙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文章卓犖生無敵,風骨英靈歿有神。 哭送咸陽北原上,可能隨例作灰塵。
槐陰歇鞍馬,柳絮惹衣巾。 日晚獨歸路,春深多思人。 去家纔百里,爲客只三旬。 已念紗窗下,應生寶瑟塵。
酒熟菊還芳,花飄盞亦香。 與君先一醉,舉世待重陽。 風色初晴利,蟲聲向晚長。 此時如不飲,心事亦應傷。
寵餞西門外,雙旌出漢陵。 未辭金殿日,已夢雪山燈。 地遠終峰盡,天寒朔氣凝。 新年行已到,舊典聽難勝。 吏掃盤雕影,人遮散馬乘。 移軍駝馱角,下塞掾河冰。 獵近崑崙獸,吟招磧石僧。 重輸右藏實,方見左車能。 兵聚邊風急,城寬夜月澄。 連營煙火嶺,望詔幾迴登。
珠殿香軿倚翠稜,寒棲吾道寄孫登。 豈應肘後終無分,見說仙中亦有僧。 雲斂石泉飛險竇,月明山鼠下枯藤。 還如華頂清談夜,因有新詩寄鄭弘。
髮枯身老任浮沉,懶泥秋風更役吟。 新事向人堪結舌,舊詩開卷但傷心。 苔牀臥憶泉聲遶,麻履行思樹影深。 終謝柴桑與彭澤,醉遊閑訪入東林。
猨猱休啼月皎皎,蟋蟀不吟山悄悄。 大耳仙人滿頷鬚,醉倚長松一聲嘯。
宋臘何須說,虞姬未足談。 頰態花翻愧,眉成月倒懸(《詩格》作「妝罷花更醜,眉成月對愁」。 此首爲讚譽志。 以上六首皆見《文鏡秘府論》地卷《六志》引上官儀《筆札華梁》。 《吟窗雜錄》卷一引託名魏文帝《詩格》每首各引二句。 )(按:《文鏡秘府論》原注「《筆札》略同」,《筆札》即指《筆札華梁》。 王夢鷗《唐初詩學著述考》考證僞題魏文帝《詩格》,實即《筆札華梁》之刪節本,又謂「其『假作某詩』云云,其詩疑即上官儀詩」。 王利器《文鏡秘府論校注》云:「蓋無適例,故爾假作也。 」今據以收歸上官儀名下。 )。
拄杖頭邊無孔竅,大千沙界猶嫌小。 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而今不得妙。
龍舟爭快楚江濱,弔屈誰知特愴神。 家釀寄君須酩酊,古今嫌見獨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