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世老翁歸漢世,還同白鶴返遼城。 縱令記得山川路,莫問當時州縣名。
无
其他无
〔唐朝〕 施肩吾
秦世老翁歸漢世,還同白鶴返遼城。 縱令記得山川路,莫問當時州縣名。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
二年疎放飽江潭,水物山容盡足躭。 唯有故人憐未替,欲封乾鱠寄終南。
任官征戰後,度日寄閑身。 封卷還高客,飛書問野人。 廢田教種穀,生路遣尋薪。 若起柴桑興,無先漉酒巾。
嶽頂休高臥,荆門訪掩扉。 新詩遺我別,舊約與誰歸。 賢路曾無滯,良時肯自違。 明年窺日窟,仙桂露霏微。
一黃二白,三銖兩作。 養至滿蟾,生其高鶴。 事忌他非,道身自樂。 傳受非人,天殃地虐。
是風是旛君莫疑,百草叢中信步歸。 王道太平無忌諱,戲蝶流鶑遶樹飛。
肌骨當初赫赤窮,面皮今日厚千重。 撩頭搭尾應更點,嬴賽闍黎齋後鍾。
清晨坐堂上,忽得故人書。 近自玉壘州,遠餉金城酥。 聞由笮都出,來與枸醤俱。 開視靜如練,緘題投比珠。 甚知故人厚,痟中憐老夫。 豈惟減肺渴,兼可濡腸枯。 因之想風味,更過酪醍醐。 致此未足言,公才可時須。 似傳滇池君,願獻汗血駒。 高有八尺龍,次有一丈烏。 論功當作頌,請歌馬斯徂。
鸞鑑無塵月影圓,不須朱粉污紅顔。 待傳京兆眉膴樣,剩寫春容入遠山。
蝸廬溽暑不可過,把卷一讀趙子詩。 如遊麻源第三谷,忽見梅花開一枝。 寄書問信不可得,握臂晤語應無期。 惟當飲水絕火食,海山忽有相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