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僧歸江南

〔唐朝〕 周賀

洗足北林去,遠途今已分。 麻衣行嶽色,竹杖帶湘雲。 飢鼠緣危壁,寒狸出壞墳。 前峰一聲磬,此夕不同聞。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同元使君舂陵行

    遭亂髮盡白,轉衰病相嬰。 沈緜盜賊際,狼狽江漢行。 歎時藥力薄,爲客羸瘵成。 吾人詩家秀,博采世上名。 粲粲元道州,前聖畏後生。 觀呼舂陵作,歘見俊哲情。 復覽賊退篇,結也實國楨。 賈誼昔流慟,匡衡常引經。 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 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至君唐虞際,純樸憶大庭。 何時降璽書,用爾爲丹青。 獄訟永衰息,豈唯偃甲兵。 悽惻念誅求,薄斂近休明。 乃知正人意,不苟飛長纓。 涼飆振南岳,之子寵若驚。 色阻金印大,興含滄浪清。 我多長卿病,日夕思朝廷。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孫城。 呼兒具紙筆,隱几臨軒楹。 作詩呻吟內,黑澹字攲傾。 感彼危苦詞,庶幾知者聽。

    杜甫 唐宋诗
  • 醉中詠梅花

    十月清霜尚未寒,雪英重疊已如摶。 還悲獨詠東園裏,老作南州刺史看。 北客見皆驚節氣,郡僚癡欲望盃盤。 交親罕至長安遠,一醉如泥豈自歡。

    李建勳 唐宋诗
  • 敦煌(伯五○○七)三首 僕固天王乾符三年四月廿四日打破伊州……(此缺數字)錄打劫酒泉後却□斷(下缺)

    爲言回鶻倚兇(下缺)(〖1〗以上詩三首,都作於唐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張義潮起義以後。 「歌謠再復歸唐國」,即詠此事。 第三首詩題有歷史價值。 僕固天王殆即北庭廻鶻首領僕固俊。 此詩應是當時當地人所作,所以稱他爲「天王」。 乾符三年〖八七六〗打破伊州事,不見史書記載。 可惜詩題殘缺,詩文僅存六字,以致意義不夠明顯。 這時候,僕固俊受張義潮的指揮,打敗了吐蕃不久。 這次〖八七六〗打伊州,想他是受張義潮的命令的。 )。

    敦煌人作品[一] 唐宋诗
  • 果州百姓爲史謙恕歌(題從《古謠諺》卷五三)

    使君來何晚,昔日無儲今有飯。 (《海錄碎事》卷十二)(〖1〗《海錄碎事》:史謙恕爲果州刺史,百姓歌之曰〖歌略〗。 )。

    佚名 唐宋诗
  • 句 其一

    流水物情諳世態,落花春夢厭塵勞。

    譚用之 唐宋诗
  • 光孝恭長老寫師像求贊

    問者不親,傳者不真。 默成之性,空照而神。 湛存而無像,幽靈而絕鄰。 赫爐冶而鑄其器,吹風烟而造其春。 建立諸幻,發明至淳。 匠手之揮斤刃利,蠅泥之去鼻端塵。 其斲有信,其受難人。 偃蹇之松兮獨扶疏於雪試,臲卼之石兮幾破碎於雷瞋。

    釋正覺 唐宋诗
  • 夜出溪上

    隴首孤雲斷,坳塘綠水周。 螢光不欺夜,蟲織自悲秋。 早雁離離度,歸舟泛泛流。 萱蘇共摇落,底處是忘憂。

    宋祁 唐宋诗
  • 西園堂榭落成種植畢工偶成口號十首呈參政張公 其九

    幽叢灌木便成林,準擬炎天百步陰。 應許春禽樂餘蔭,鷦鷯穩寄一枝深。

    周麟之 唐宋诗
  • 示村醫

    玉函肘後了無功,每寓奇方嘯傲中。 衫袖玩橙清鼻觀,枕囊貯菊愈頭風。 新詩吟罷愁如洗,好景逢來病欲空。 却羨龍鍾布裘客,埭西賣藥到村東。

    陸游 唐宋诗
  • 送趙德莊右司江東漕二首 其一

    帝胄英英秀本支,名駒千里衆難睎。 馳聲小選衣冠地,振職中臺政事機。 禮樂光華持節寵,綸恩獻納賜環歸。 朝廷俊傑如公少,準擬重來伴紫微。

    李洪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