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經歲近,唯約半年迴。 野渡人初過,前山雲未開。 鴈羣逢曉斷,林色映川來。 清夜蘆中客,嚴家舊釣臺。
无
其他无
〔唐朝〕 周賀
此行經歲近,唯約半年迴。 野渡人初過,前山雲未開。 鴈羣逢曉斷,林色映川來。 清夜蘆中客,嚴家舊釣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南國碧雲客,東京白首翁。 松江初有月,伊水正無風。 遠思兩鄉斷,清光千里同。 不知娃館上,何似石樓中。
炎徼行應盡,回瞻鄉路遙。 珠厓天外郡,銅柱海南標。 日夜清明少,春冬霧雨饒。 身經大火熱,顏入瘴江消。 觸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搖。 露濃看菌濕,風颶覺船飄。 直禦魑將魅,寧論鴟與鴞。 虞翻思報國,許靖願歸朝。 綠樹秦京道,青雲洛水橋。 故園長在目,魂去不須招。
太子真娥相領行,當天合曲玉簫清。 棃花新折東風軟,猶在緱山樂笑聲。
襄王席上一神仙,眼色相當語不傳。 見了又休真似夢,坐來雖近遠於天。 隴禽有意猶能說,江月無心也解圓。 更被東風勸惆悵,落花時節定翩翩。
犬戎西集殺幽王,邦土何由不便亡。 宜臼東來年更遠,川流難絕信源長。
冷氣清金虎,兵威壯鐵冠。 揚旌川色暗,吹角水風寒。 人對輜軿醉,花垂睥睨殘。 羨歸丞相閣,空望舊門闌。
樂□□山(下泐十九字𠔍按似是「黃」字)梅敢比肩(下泐六字)畔看雲□□立庵前天台從(下泐六字)須(下泐。 按右詩似詠植物肩前韻。 見《江蘇通志稿·藝文志·金石》卷七引《續江寧石刻記》)(按:用虛詩刻石在上元攝山,摩崖泐甚,末題:「□〖按當是唐字〗上元甲子歲次〖下泐〗僧用虛〖下泐〗」《續江寧石刻記》跋云:「右詩刻剝泐太甚,搨本僅存六十八字,細宷當是七律四首。 前有序,在千佛巖,距無量殿不遠。 宋張敦頤《六朝事迹》、《攝山志》並著錄。 嚴記在待訪目,《江寧府志》云:『無量殿旁有正書石碣一,惜剝蝕太甚,莫能辨作者姓名,中存大唐上元歲數字。 』殆即指此。 遯甲三元術以唐興元元年甲子爲上元,會昌四年甲子爲中元,天祐元年甲子爲下元,宋乾[德]〖元〗二年甲子又上元也。 此詩當刻於乾德二年以後,時南唐奉宋正朔,故不署年號。 」此組詩殘泐太甚,已無從點斷。 )。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酒盡枵樽腹,書拋委架塵。 漸能閑過日,始覺老催人。 玉麈王夷甫,金龜賀季真。 若論方外事,終愧葛天民。
老矣書無分,居然眼有花。 墨兵非死友,陸諝且生涯。 雪後霜逾勁,吟邊帽只斜。 小兒知我嬾,夜誦故喧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