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鳥散餘花落

〔唐朝〕 趙存約

春曉游禽集,幽庭幾樹花。 坐來驚豔色,飛去墮晴霞。 翅拂繁枝落,風添舞影斜。 彩雲飄玉砌,絳雪下仙家。 分散音初靜,凋零蘂帶葩。 空階瞻翫久,應共惜年華。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李湖州孺人彈箏歌

    武帝昇天留法曲,淒清掩仰絃柱促。 上陽宮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憐碧玉。 思婦高樓刺壁窺,愁猿呌月鸚呼兒。 寸心十指有長短,妙入神處無人知。 獨把梁州凡幾拍,風沙對面胡秦隔。 聽中忘却前溪碧,醉後猶疑邊草白。

    顧況 唐宋诗
  • 思山居一十首 思登家山林嶺

    自知無世用,只是愛山遊。 舊有嵇康嬾,今慙趙武偷。 登巒未覺疾,泛水便忘憂。 最惜殘筋力,捫蘿遍一丘。

    李德裕 唐宋诗
  • 過天津橋晴望

    閑立津橋上,寒光動遠林。 皇宮對嵩頂,清洛貫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從王在鎬,天寶至如今。

    姚合 唐宋诗
  • 和綿州于中丞登越王樓見寄

    早年登此樓,退想不勝愁。 地遠二千里,時將四十秋。 邅迍多失路,華皓任虛舟。 詩酒雖堪使,何因得共遊。

    李續 唐宋诗
  • 次韵溫其見寄長句

    拂衣歸去隠巖扃,世事悠悠亦飽經。 午夢溪聲摇戶牖,夜吟花影轉廂營。 已甘衰病安堯壤,豈有聲名動漢廷。 好事髯翁每相過,幅巾藜杖喜逢迎。

    劉子翬 唐宋诗
  • 和陸郎中送出關 其二

    黄塵烏帽六年間,心跡何嘗一日閒。 今日船頭忽東轉,始知有味是家山。

    姜特立 唐宋诗
  • 挽于湖

    荒城難訪十全醫,半篋遺書世共悲。 寧有故人憐阿騖,但餘息女類文姬。 忠籌屢畫平戎策,宦蹟常留墮淚碑。 醉扣西州重回首,山陽鄰笛夜凄其。

    沈端節 唐宋诗
  • 留題金山寺

    長江岷山來,灌注天下半。 東行近海門,勇往更瀰漫。 蒼巒忽中流,屹立助傑觀。 孤根入層淵,秀色連兩岸。 我來最奇絕,霜月與璀璨。 褰衣到絕頂,恍若上河漢。 悠然發遐思,俯仰爲三歎。 乾坤無餘藏,今古有長算。 更深寂羣動,樹杪獨鳴鸛。 回頭喚山僧,爲記此公案。

    張栻 唐宋诗
  •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于郊乃作熙熙陽春之詩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鄉之人而歌之 其二四

    俾一其心,服我訓言。 擊鼓坎坎,自古有年。

    張栻 唐宋诗
  • 奉題林稚春菊花枕子歌

    故人所說菊花枕,似把冰丸月下飲。 秋水一雙明炯炯,數在青囊第一品。 狂風江上吹蒹葭,此物往往得之嵇康阮籍家。 閉門誦書二十年,眼睛損盡生空花。 建陽小作箸頭書,殘更燈火亂蟲魚。 石渠文字大如斗,場屋歲月又不偶。 却來南山青草邊,東西四至盡爲菊花田。 手提長筐向山曲,一下收拾三百斛。 昨者昏寐才起來,解把簷頭小字讀。 乃知妙物通羣仙,一切藥裹應棄捐。

    林亦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