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馬嵬坡

〔唐朝〕 張祜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 塵土已殘香粉豔,荔枝猶到馬嵬坡。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偶宿山中憶暢當

    深山夜雪晴,坐憶曉山明。 讀易罷三卷,彈琴當五更。 薜蘿枯有影,嵓壑凍無聲。 此夕一相望,君應知我誠。

    盧綸 唐宋诗
  • 送友人之揚州

    一別長安後,晨征便信雞。 河聲入峽急,地勢出關低。 綠樹叢垓下,青蕪闊楚西。 路長知不惡,隨處得詩題。

    李頻 唐宋诗
  • 題玄哲禪師影堂

    吾師視化身,一念即遺塵。 巖谷藏虛塔,江湖散學人。 雲迷禪處石,院掩寫來真。 寂寞焚香後,閑階細草生。

    張喬 唐宋诗
  • 望巫山

    溪疊雲深轉谷遲,暝投孤店草蟲悲。 愁連遠水波濤夜,夢斷空山雨雹時。 邊海故園荒後買,入關玄髪夜來衰。 東歸未必勝羈旅,況是東歸未有期。

    張喬 唐宋诗
  • 宿無相寺

    頭陀懸萬仞,遠眺望華峰。 聊借金沙水,洗開九芙蓉。 煙嵐隨遍覽,踏屐走雙龍。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與從? 禪床今暫歇,枕月臥青松。 更盡聞呼鳥,恍來報曉鐘。 (詳後,以上四首,皆轉錄自常秀峰等著《李白在安徽》。 )(〖1〗《李白在安徽》云:此詩刻於清道光十年《重建無相寺碑記》。 無相寺在九華山頭陀嶺下,旁有一泉,名金沙,李白在九華時曾遊此。 無相寺建於唐初,治平元年賜額,道光間重修。 此詩保存有兩種可能:一,無相寺舊時碑文刻有此詩;二,爲康熙時禮部尚書吳襄收藏,吳姓修寺捐資最多。 )。

    李白 唐宋诗
  • 戲酬皇甫十再勸酒

    淨名居士眼方丈,玄晏先生釀老春。 手把屈巵未(疑應作「來」)勸我,世間何處覓波旬? (前二句見《千載佳句》卷上《人事部·閑放》後二句見卷下《宴喜部·酒》)。

    白居易 唐宋诗
  • 贈金山老

    一鈴自語風薄林,千濤夜湧月翻金。 寺內何人口生醭,阿師政爾息深深。

    員興宗 唐宋诗
  • 女子生日

    吾女何時見,薰風欲半時。 年齡今稍長,禮法要須知。 好讀班姬誡,休吟謝女詩。 萱堂有慈母,淑德可爲師。

    王十朋 唐宋诗
  • 普菴家寶

    普菴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誰生誰病,誰死誰老。 達人無證,凡夫顛倒。 日西道晚,日東道早。 有睛無眼,撞頭磕腦。 扶籬摸壁,棄金抱草。 機關木人,弄口叫好。 線牽則動,索斷則倒。 撒放閑處,如第爛藁。 本自無形,被他作造。 五彩妝來,安名立號。 只欲瞞他,何曾自保。 打鬧過日,全無倚靠。 問他貴姓,口中便道。 草木李張,適來方到。 有甚急事,特來干冒。 衣食不足,莫怪聒燥。 人口不安,田園旱澇。 賺埋公祖,移墳修造。 被術人算,年月不好。 朝山拜嶽,何處不到。 未嘗感應,至今囉噪。 又逢卦師,胡言亂道。 速遷公祖,更改門竈。 絲蠶天旺,官祿便到。 但信八卦,陰陽最好。 公卿宰相,都是我振。 酌發稍輕,摇頭擺腦。 贈他豐厚,連聲道好。 因此貧窮,日夕煩惱。 雪上加霜,苦寒難保。 耳裏忽聞,普菴得道。 捻土爲香,直須親到。 行來不覺,鐘聲浩浩。 自心火急,無人通報。 行童不管,維那高傲。 息心定意,低聲苦告。 不久之間,果見一老。 一條拄杖,披一布襖。 豎個指頭,教我速道。 鼻孔遼天,眼睛潦倒。 更不說錢,也不愛寶。 不得妄想,不得作造。 但識得心,無法不到。 汝本是佛,不須別討。 離諸名相,法身自保。 生滅本無,諸佛假號。 世出世相,全無可道。 真實一心,不空靈寶。 十方諸佛,都有裏許。 一切幻緣,此心無主。 幻化須盡,心等太虛。 識得此心,如瑠璃珠。 隨色影現,無著無去。 得意忘言,了更無語。 亦無可舍,亦無可取。 也不燒疏,也不化紙。 設齋無限,供養蛇鼠。 布施不明,却還沉墜。 雖是善因,能招惡理。 公子王孫,因修福慧。 持齋精進,衣食布施。 纔出頭來,一切整備。 豈用埋屍,卜度好地。 心若不善,一切不利。 頭頭作業,處處祭鬼。 枯骨消磨,神識沉墜。 生不念善,死地獄現。 在處慈悲,來生方便。 不信佛法,貧窮下賤。 萬中無一,官人相現。 滿山滿嶺,頭長觜尖。 撈魚罝鳥,歷劫相煎。 無一毫善,皆是結冤。 不識父母,叫喚喧天。 貪婬殺盜,罪不可言。 陰振未滿,王法牽纏。 心無一足,煩惱連天。 因何不息,澄浄心田。 若不飲酒,智慧光鮮。 親近善者,心自善妍。 若不食肉,公婆不哭。 日夕心靈,善神助福。 若不殺盜,自身無惱。 行住坐卧,心無煩惱。 若不邪婬,浄行甚深。 精神勿虧,身體安寧。 若不妄言,常親貴侶。 守口如瓶,不驚寒暑。 若不貪愛,觸目便會。 見如不見,背如不背。 若不嗔癡,眼耳如泥。 天翻地覆,我自不知。 若不惡口,身如瓦狗。 人來不吠,棒打不走。 若不兩舌,無事閑歇。 誰是誰非,清風明月。 若不綺語,身心一如。 所在尊貴,爲人中瑞。 十般不善,在迷不見。 佛爲分別,覺悟自見。 依此脩行,見本來面。 大地含靈,誰敢輕賤。 心共一心,隨業轉變。 我若不如,只管喫現。 我令始覺,感佛方便。 翻十不善,回向十善。 永不賺你,天亦常願。 超出三界,見佛知見。 凡夫肉眼,非明不見。 無日月燈,如黑漆面。 開眼見色,色即歸空。 空中無得,恰如無見。 開眼無見,猶如無目。 見與不見,全無可善。 眼不是眼,見不是見。 空色無寶,不明方便。 達本了心,是佛知見。 心若未了,識業黑變。 今日安樂,逐光隨現。 眼光落地,黑暗周徧。 心思業顯,雷奔閃電。 怕怖天地,投誰發願。 百千刀輪,火車掣電。 一剎那間,魂識消散。 動經塵劫,業無所間。 豈比世間,公牽私絆。 哀哉眾生,尚貪喫飯。 若還思死,火急難辨。 五千教典,祕言無限。 只爲愚心,習氣深慣。 己化聞經,己身無難。 一人了達,與眾除患。 不勸不善,惡不消散。 若聞其聲,何忍食由。 若見眾生,死當助哭。 身衣口食,難心自足。 直至到死,神識纏逐。 隨念往生,定入毛畜。 心不念佛,鎮在牢獄。 心若念善,□□□□。 善果善因,笙箏笙竹。 不曾捻種,遍地野菊。 耕田得禾,耕畬得粟。 樂善天堂,造惡地獄。 善惡無差,由心直曲。 信佛拜泥,轉轉昏迷。 信神燒紙,自損穀皮。 信經讀字,不干心事。 信道行婬,只瞞自心。 信善貪財,到死也獃。 信福殺盜,不久惡報。 信是說非,將油洗衣。 信罪不悔,如飛蛾昧。 火爍油煎,去了又來。 一似浮徒,貪嗔癡愛。 前念作福,後念受罪。 人不達理,妄執神鬼。 人不會事,梅上添醋。 急處鬭急,好做不做。 見他富貴,一心趨侍。 借口一文,還十文利。 連妻带子,爲他奴婢。 子細觀瞻,丈夫意氣。 非我不非,是我不是。 有無分定,因果相繼。 懶惰貧窮,精勤富貴。 脩般若多,獲慈悲惠。 今生和順,在處恭敬。 來生佛國,開發眾信。 習氣清浄,行住皆定。 定中有慧,慧體如鏡。 鏡不是鏡,是非成病。 失却是非,大圓智鏡。 若人全會,何垢何浄。 本無背面,光明性命。 性即佛性,命即慧命。 非生非老,誰死誰病。 包括有無,無欠無剩。 風動塵起,無有不應。 水陸色空,血脈連通。 微塵不透,不成正道。 影響無知,猶如死屍。 頭上一劄,却令眼眨。 脚下一針,用口呻吟。 問病叫痛,類同蠢動。 將假爲身,業力所成。 成應有壞,有壞復形。 成有本空,誰解通宗。 不宗爲本,無住爲宗。 不空不住,無異虛空。 快須薦取,脫却樊籠。 古佛今佛,因此大通。 釋迦親印,猶如虛空。 如水中月,應物標宗。 如水是體,水月空同。 有無相貌,二相皆同。 同則無礙,有礙不中。 不中非佛,佛亦無窮。 騰今耀古,不受瞞籠。 萬法之母,諸佛祖公。 若人了達,便與佛同。 若人不了,萬法盲聾。 猶如雜話,枉費日工。 如是家寶,永不空空。 究竟無說,法本無空。 普菴和尚,家寶示眾。

    釋印肅 唐宋诗
  • 王成之給事挽歌辭二首 其一

    昔泝黄牛峽,曾經白鷺洲。 從容參步武,談笑極風流。 晚預蓬萊客,時從禊祓遊。 揮毫看半醉,追想只添愁。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