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年幾偏應少,先把屠蘇不讓春。 儻更數年逢此日,還應惆悵羨他人。
无
其他无
〔唐朝〕 裴夷直
自知年幾偏應少,先把屠蘇不讓春。 儻更數年逢此日,還應惆悵羨他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春殿轉霏微。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縱飲久判人共棄,嬾朝真與世相違。 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衣。
子春傷足日,況有寢門哀。 元伯歸全去,無由白馬來。 笳簫里巷咽,龜筮墓田開。 片石潺湲淚,含悲敘史才。
賤子本幽慵,多爲雋賢侮。 得州荒僻中,更值連江雨。 一褐擁秋寒,小窗侵竹塢。 濁醪氣色嚴,皤腹瓶甖古。 酣酣天地寬,怳怳嵇劉伍。 但爲適性情,豈是藏鱗羽。 一世一萬朝,朝朝醉中去。
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頻。 戍樓三號火,探馬一條塵。 戰士風霜老,將軍雨露新。 封侯不由此,何以慰征人。
山齋西向蜀江濆,四載安居復有羣。 風雁勢高猶可見,雪猿聲苦不堪聞。 新詩寫出難勝寶,破衲披行却類雲。 每喜泝流賓客說,元瑜刀筆潤雄軍。
迢迢東海出,漸漸入雲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江南餘載》下)(〖1〗《歲時廣記》三十一《中秋》上《得佳聯》引《漫叟詩話》:「南唐金輪寺有僧曰明光者,先一年中秋翫月,得詩一聯云:『團團離海角,漸漸出雲衢。 』竟思下聯不就。 次年中秋,再得一聯云:『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遂不勝其喜,徑登寺樓鳴鐘。 時有善聽聲聞之:『此鐘發聲通暢,若非詩人得句,即是禪僧悟道。 』驗之果然。 好事者有詩云:『爲思銀漢中秋月,誤擊金輪半夜鐘。 』」〖2〗《全唐詩》八五一、《全五代詩》三九均作南唐失名僧《月詩》,前二句作「徐徐東海出,漸漸上天衢」。 《全五代詩》引《江南野錄》:「李昪受禪之初,忽半夜寺僧撞鐘,一城皆驚,召將斬之,云夜來偶得月詩,乃云云。 李昪喜而釋之。 」〖3〗原以明光另列一則。 今檢《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六引《漫叟詩話》作「南唐僧謙明」詩,知明光之名爲南宋時之別傳,而非另有其人,故以明光一則移附於此。 另《釣磯立談》謂作詩者爲「頭陀范忠嵩」。 《江鄰幾雜識》作「南唐一詩僧」,當即爲《全唐詩》所本。 )。
少日爲僚古樂成,一時共喜得豪英。 盍簪便有功名志,傾蓋曾無世俗情。 回想舊遊如昨夢,頓成塵跡負平生。 故人倒指彫零盡,矯首佳城淚欲傾。
皇都二月桃李盛,朱輪翠蓋方紛拏。 東君世情亦太甚,十分春在侯門花。 試吟怨句問蒼昊,一種春工何損加。 白華秉燭光照夜,此樹不屬孤寒家。 造化無言意潛告,我愛萬物初無差。 物情稟受苦自異,奚有厚薄施萌芽。 勸君勿爲花致怨,居易俟命思無邪。
天地秘絕景,雅屬幽人居。 卜筑俯清流,曠然心目舒。 豈惟水澄碧,山色佳有餘。 凉風左右來,竹柏相扶疎。 亭中何所有,縹囊萬卷書。 亭外何所有,青蒲映紅蕖。 客來何所爲,高論唐虞初。 文字共發越,琴槊一以娛。 冬寒飽霜蟹,秋思多鱸魚。 良田自種秫,酒甕春浮蛆。 無事時痛飲,有時還荷鋤。 試問田家樂,田家此樂無。
小上魚舟去,懸憂雁足疏。 我方鋤剩語,公亦喜成書。 絮帽風驚折,綈袍意有餘。 孤雲日邊路,時與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