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明滅水煙空,惆悵來時徑不同。 欲到前洲堪入處,鴛鴦飛出碧流中。
无
其他无
〔唐朝〕 朱慶餘
荷花明滅水煙空,惆悵來時徑不同。 欲到前洲堪入處,鴛鴦飛出碧流中。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春風日日閉長門,搖蕩春心自夢魂。 若遣花開只笑妾,不如桃李正無言。
星使出關東,兵符賜上公。 山河歸舊國,管籥換離宮。 行色旌旗動,軍聲鼓角雄。 愛棠餘故吏,騎竹見新童。 漢壘三秋靜,胡沙萬里空。 其如天下望,旦夕詠清風。
形羸自覺朝飡減,睡少偏知夜漏長。 實事漸消虛事在,銀魚金帶遶腰光。
衰疾常懷土,郊園欲掩扉。 雖知明目地,不及有身歸。 鞏樹秋陰遍,伊原霽色微。 此生看白首,良願已應違。
蠻木葉不落,微吟漳水濱。 二毛空有雪,萬事不如人。 壍水平芳草,山花落淨巾。 天童好真伴,何日更相親。
法性本來常存,茫茫無有邊畔。 安身取捨之中,被他二境迴換。 歛念定(任錄作「之」)想坐禪,攝意安心覺觀。 木人機關(任錄作「挾開」)修道,何時可到彼岸? 忽悟諸法體空,欲似熱病得汗。 無智人前莫說,打破君頭萬段。 (按:項楚謂本首及前「回波爾時六賊」一首均系據寶誌《大乘讚》改寫而成。 寶誌之作見本書卷五十九。 )。
明明在上兮天子聖,四方取則兮我公令。 疲民蘇息兮公之政,一日將去兮,誰泎我之性命。 (均見《全唐文》卷五一○李方郁《修中嶽廟記》引)(〖1〗《修中嶽廟記》:「上四年,用大司計侍郎爲丞相。 其明年,以我相秉樞機,我公掌綸誥,宜爲避嫌,遂自閤下拜河南尹。 將辭,上悄然謂公曰:『前時洛水爲災,洛民大潰,四走無遠,至有沒死者,豈勝其寃耶。 而公今去,我無東顧之患矣。 』公既至理事,先以恤民爲寄,活生瘞死,大開廩庾,賑貧乏,飽饑膓,暖寒體,極於畿甸。 而又蠲逋租,省徭賦,俾安穩其起居,勤強其事業。 故遠邇之民,相賀而歌曰〖略〗。 又歌曰〖略〗。 」杜文瀾《古謠諺》卷八一云:「案《全唐文》稱李方郁爲建中時人。 今考建中爲德宗年號,而建中之號僅有四年,其明年則爲興元元年,文內敘述,又與時事不其相符。 惟據連枝臺座之語,知尹河南者爲時相之昆弟耳。 俟考。 」)。
三韓玉葉展明蠲,諸老銀鈎卷碧鮮。 幸自不逢文與可,一竿秋竹掃風煙。
閣皂風煙外,江西小有天。 茲山本無主,掇入筆牀前。
路覺往而復,意迷東與西。 元來八九渡,只是一條溪。 亭午雖微暑,茲辰較少泥。 諸峰雲上出,不但與雲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