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寺林溪上,頹垣倚亂峰。 看棲歸樹鳥,猶想過山鐘。 石路尋僧去,此生應不逢。
无
其他无
〔唐朝〕 杜牧
廢寺林溪上,頹垣倚亂峰。 看棲歸樹鳥,猶想過山鐘。 石路尋僧去,此生應不逢。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江臯昨夜雨收梅,寂寂衡門與釣臺。 西島落花隨水至,前山飛鳥出雲來。 觀風駟馬能言駐,行縣雙旌許蹔迴。 豈不偶然聊爲竹,空令石逕掃莓苔。
何處深春好,春深阿母家。 瑤池長不夜,珠樹正開花。 橋峻通星渚,樓暄近日車。 層城十二闕,相對日西斜。
明鏡湖中休采蓮,却師阿母學神仙。 朱絲誤落青囊裏,猶是箜篌第幾弦。
醉別千巵不浣愁,離腸百結解無由。 蕙蘭銷歇歸春圃,楊柳東西絆客舟。 聚散已悲雲不定,恩情須學水長流。 有花時節知難遇,未肯厭厭醉玉樓。
陊江三十年,潮打形骸朽。 家人都不知,何處奠杯酒。
城樓多峻極,列酌恣登攀。 逈林飛鳥上,高榭代人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今年菊花事,併是送君還。 (暢諸作此詩,《文苑英華》卷七一○收李韓《河中鸛鵲樓集序》已稱及,宋司馬光《續詩話》、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五僅錄中四句,亦云暢諸作。 至《唐詩紀事》卷二七始誤爲暢當,《全唐詩》沿之。 岑仲勉《讀全唐詩札記》考證較詳,可參看。 宋人所見此詩前二句,作「迥臨飛鳥上,高謝世人間」,與此處三、四兩句稍異,蔣、均云以「臨」、「謝」爲是,「代人」即「世人」,避太宗諱改。)
氣貌稜稜,眉目溫溫。 一脈之分派發崑崙之源,百川之吞潮落珊瑚之根。 風煙清遠秋之痕,草木秀拔春之恩。 古壁之梭兮蟄龍之骨,寒潭之璧兮夜月之魂。
朝回寶勒照金狨,綵服熙熙笑語中。 隔坐屏風未爲貴,衮衣真是黑頭公。
漢家用牧守,斗酒得西凉。 聖朝蓋不然,事舉或言揚。 顧我誤見收,分符來一方。 深知舜門闢,遠見禹迹茫。 春秋祀百神,芒芒降嘉觴。 昨者爲旱禱,紫檀燭神光。 高天忽飛雨,未徹金爐香。 潤得三日霖,穫待九秋霜。 敬歸慈姥泉,導以旂旐央。 天功及帝力,與爾俱敢忘。
水轉前時綠,山濃遠處青。 重來勤問訊,此別記秋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