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長安晴望

〔唐朝〕 杜牧

翠屏山對鳳城開,碧落搖光霽後來。 廻識六龍巡幸處,飛煙閑遶望春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新雨喜得王卿書問

    苦雨暗秋徑,寒花垂紫苔。 愁中綠尊盡,夢裏故人來。 果有相思字,銀鉤新月開。

    錢起 唐宋诗
  • 長相思

    長相思,在桂林,蒼梧山遠瀟湘深。 秋堂零淚倚金瑟,朱顏搖落隨光陰。 長宵嘹唳鴻命侶,河漢蒼蒼隔牛女。 寧知一水不可渡,況復萬山修且阻。 綵絲織綺文雙鴛,昔時贈君君可憐。 何言一去瓶落井,流塵歇滅金爐前。

    劉復 唐宋诗
  •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

    笑啼俱不敢,幾欲是吞聲。 遽遣離琴怨,都由半鏡明。 應防啼與笑,微露淺深情。

    李商隱 唐宋诗
  • 咸通中始聞禇河南歸葬陽翟是歲上平徐方大肆慶賞又詔八品錫其裔孫追敘風概因成二十韻

    冊府藏餘烈,皇綱正本朝。 不聽還笏諫,幾覆綴旒祧。 咫尺言終直,愴惶道已消。 淚心傳位日,揮涕授遺朝。 飛燕潛來趙,黃龍豈見譙。 既迷秦帝鹿,難問賈生鵰。 穆卜緘縢秘,金根轍跡遙。 北軍那奪印,東海漫難橋。 羅織黃門訟,笙簧白骨銷。 炎方無信息,丹旐竟淪漂。 邂逅江魚食,淒涼楚客招。 文忠徒諡議,子卯但簫韶。 未見公侯復,尋傷嗣續凋。 流年隨水逝,高誼薄層霄。 柱石林公遠,縑緗故國饒。 奇蹤天驥活,遺軸錦鸞翹。 近者淮夷戮,前年歸馬調。 始聞移北葬,兼議蔭山苗。 聖澤覃將溥,貞魂喜定飄。 異時窮巷客,懷古漫成謠。

    唐彥謙 唐宋诗
  • 泊巴東

    偶泊巴東古縣前,宦情鄉思兩綿綿。 不堪蠟炬燒殘淚,雨打船窗半夜天。

    王周 唐宋诗
  • 翰林院望終南山 二

    青靄長不滅,白雲閑卷舒。 悠然相探討,延望空躊躕。 迹繫心無極,神超興有餘。 何當解維縶,永託逍遙墟。

    吳筠 唐宋诗
  • 漁父 一

    擺脫塵機上釣船,免教榮辱有流年。 無繫絆,沒愁煎,須信船中有散仙。

    歐陽炯 唐宋诗
  • 樂道歌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 直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過去已過去,未來更(《燈錄》作「猶」)莫(黃庭堅書本作「何用」)算。 兀然無事坐(黃作「事」),何曾有人喚? 向外覓功(黃作「工」)夫,總是癡頑漢。 糧不畜一粒,逢飯但知{埶/食}(黃作「知{口馵}」,《燈錄》同黃,注:「陟立切」)。 世間多少(黃作「事」)人,相趁渾不及。 我不樂生(黃作「昇」)天,亦不愛福田。 饑來喫飯(黃作「饑來一鉢飯」),困來即臥(黃作「展脚」《燈錄》無「臥」字)眠。 愚人笑我,智乃知賢(《燈錄》作「焉」,黃作「愚人以爲笑,智者謂之然」)。 不是癡鈍,本體如然。 (此下黃多「非愚亦非智,不是空中去」二句)要去即去,要住即住(二「即」字,黃皆作「如是」)。 身被(《燈錄》作「披」)一破[衲](納)(從《燈錄》改),脚著孃生袴。 多言復多語,由來反相悮(黃作「誤」)。 若欲度衆生,無過且自度。 莫謾求真佛,真佛不可見。 妙性及靈臺,何曾受[薰](勳)(從《燈錄》改)煉(黃作「鍊」)。 心是無事心,面是孃生面。 劫石可移動(黃作「動搖」),箇中難(《燈錄》作「無」)改變。 無事本無事(黃無以上三字),何須讀文字? 削除人我本,冥合箇中意。 種種勞筋骨,不如林間(《燈錄》作「下」)睡兀兀。 舉頭見日高(黃作「出」),乞飯從頭餧(《燈錄》、黃作「𢫫」)。 將功用功,展轉冥朦。 取則(《燈錄》作「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絕慮[忘](志)(從黃書本改,《燈錄》作「亡」)緣。 巧說不得,只用心傳。 更有一語,無過直與。 細如(黃作「極」)毫(《燈錄》作「豪」)末,[大](本)(從《燈錄》改)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長(黃作「常秋」)。 臥藤蘿下,塊石枕頭。 山雲當幕(《總勝》作「賞慕」),夜月爲鉤(《燈錄》、《總勝》、《沅湘》二句均在「臥藤」二句前)。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 生死(《總勝》二字至乙)無慮,更須(《燈錄》等均作「復」)何憂? 水月無形,我常只(《總勝》作「自」)寧。 萬法皆爾,本自無生(《總勝》作「不死不生」)。 兀然無事坐(《總勝》作「箇事」),春來草自青。 (見《祖堂集》卷三,以《四部叢刊三編》影宋本《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宛委別藏》本《南嶽總勝集》卷下、《沅湘耆舊集》卷十引《林間錄》及《王梵志詩輯校》卷六據石刻拓本錄黃庭堅書此詩對校。 )(按:《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清高士奇《江村消夏錄》卷二《黃庭堅書梵志詩卷》收此詩歸王梵志,分作十一首,實誤。 《江村消夏錄》收該卷後有庭堅自跋,並未以爲梵志詩。 以此詩歸梵志,始於卷末董其昌跋。 今唐宋多種典籍皆作懶殘作,其昌逞臆之說,應予否定。 )。

    明瓚 唐宋诗
  • 逍遥詠 其六

    天生顔貌幾何般,鶴骨餐霞厭俗觀。 赤水華池誰法則,白銀爲闕又堪看。 來傳音旨俱然混,位有尊卑勿異端。 逆順之中關理性,心田靜外豈相干。

    宋太宗 唐宋诗
  • 虚谷

    虚室既生白,空谷亦傳聲。 山翁抱高標,借爲虚谷名。 中有如带水,流出心源清。 我欲從之遊,臨風濯塵纓。

    張煒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