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居守相國崔公兼呈工部劉公

〔唐朝〕 杜牧

碧樹康莊內,清川鞏洛間。 壇分中岳頂,城繚大河灣。 廣殿含涼靜,深宮積翠閑。 樓齊雲漠漠,橋束水潺潺。 過雨檉枝潤,迎霜柿葉殷。 紫鱗衝晚浪,白鳥背秋山。 月拜西歸表,晨趨北向班。 鴛鴻隨半仗,貔虎護重關。 玉帳才容足,金罇暫解顏。 跡留傷墮屨,恩在樂銜環。 南省蘭先握,東堂桂早攀。 龍門君夭矯,鶯谷我綿蠻。 分薄嵇心懶,哀多庾鬢班。 人慙公幹臥,頻送子牟還。 自覩宸居壯,誰憂國步艱。 只應時與醉,因病縱疎頑。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中和節賜羣臣宴賦七韻

    東風變梅柳,萬彙生春光。 中和紀月令,方與天地長。 耽樂豈予尚,懿茲時景良。 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 君臣永終始,交泰符陰陽。 曲沼水新碧,華林桃稍芳。 勝賞信多歡,戒之在無荒。

    德宗皇帝 唐宋诗
  • 南塘二首 二

    塘東白日駐紅霧,早魚翻光落碧潯。 畫舟蘭棹欲破浪,恐畏驚動蓮花心。

    鮑溶 唐宋诗
  • 臺中諺

    免巡未推,只得自知。

    不詳 唐宋诗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淨境重陽節,仙遊萬乘來。 插萸登鷲嶺,把菊坐蜂臺。 十地祥雲合,三天瑞景開。 秋風詞更遠,竊抃樂康哉。

    樊忱 唐宋诗
  • 送賀秘監歸會稽詩

    北闕皇恩重,東門紫氣飛。 爲看賓客去,何似買臣歸。 迎綬旋江國,題輿入侍闈。 千年舊跡在,七日故人非。 別涕霑霓服,離筵著錦衣。 無因伴仙羽,空此羨光輝。 (同前)(按:《全唐詩》卷八六一收仙人張辭詩四首,《桂苑叢談》、《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四句均作張綽,惟《太平慶記》卷七五引作張辭,疑應作「張綽」爲是。 仙人張綽傳爲咸通初人,與本詩作者時代不合,爲另一人。 )。

    張綽 唐宋诗
  • 臨化示偈(題擬)

    八十年來辨東西(《五燈會元》作「西東」),如今不要白頭公(《五燈會元》作「翁」)。 非長非短非大小,還與諸人性相同。 無來無去兼無住,了却本來自性空。 (見《祖堂集》卷十五、《五燈會元》卷三)。

    無了 唐宋诗
  • 樵父詞

    山北饒朽木,山南多枯枝。 枯枝作採薪,爨室私自知。 詰朝礪斧尋,視暮行歌歸。 先雪隱薜荔,迎暄臥茅茨。 清澗日濯足,喬木時曝衣。 終年登險阻,不復憂安危。 蕩漾與神遊,莫知是與非。

    儲光羲 唐宋诗
  • 銀山磧西館

    銀山磧口風似箭,鐵門關西月如練。 雙雙愁淚沾馬毛,颯颯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

    岑參 唐宋诗
  • 山齋 其一

    夏郊綠已遍,山齋晝自遲。 雲物忽分散,餘碧暮逶迤。 寒暑送萬古,榮枯各一時。 世紛幸莫及,我麈得常持。

    陳與義 唐宋诗
  • 證道歌 其二五二

    河沙如來同共證,光光相徹無餘剩。 各申右手摩其頂,龍天萬億咸歸命。

    釋印肅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