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不寢

〔唐朝〕 許渾

到曉不成夢,思量堪白頭。 多無百年命,長有萬般愁。 世事應難盡,營生卒未休。 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讐。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魏廣下第歸揚州

    楚鄉雲水內,春日衆山開。 淮浪參差起,江帆次第來。 獨歸初失桂,共醉忽停杯。 漢詔年年有,何愁掩上才。

    盧綸 唐宋诗
  • 酬樂天歎損傷見寄

    前途何在轉茫茫,漸老那能不自傷。 病爲怕風多睡月,起因花藥暫扶牀。 函關氣索迷真侶,峽水波翻礙故鄉。 唯有秋來兩行淚,對君新贈遠詩章。

    元稹 唐宋诗
  • 郊居即事投李給事

    無祿奉晨昏,閑居幾度春。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 書劒同三友,蓬蒿外四鄰。 相知不相薦,何以自謀身。

    杜荀鶴 唐宋诗
  • 歸四明

    海色連四明,仙舟去容易。 天籍豈輙問,不是卑朝士。

    胡幽貞 唐宋诗
  • 斛石山書事

    王家山水畫圖中,意思都盧粉墨容。 今日忽登虛境望,步搖冠翠一千峰。

    薛濤 唐宋诗
  • 重修望京樓因登樓賦詩(題擬)

    夷門一鎮五經秋,未得朝天未免愁。 因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 (見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按:《全唐詩》卷五六三收此爲令狐綯詩,題作《登望京樓賦》。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寰宇記》一開封府浚儀縣,『望京樓,城西門樓,本無名,唐文宗太和二年,節度使令狐綯重修,因登樓賦詩曰』云云,詩中不免作未免。 據《舊書》一七上,長慶四年九月,『庚戌,以河南尹令狐楚檢校禮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宋汴亳觀察等使』,由此計至大和二年,恰是五年。 綯雖嘗一鎮宣武,但《舊書》一七二《綯傳》云:『咸通二年,改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三年冬,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則先後祇兩年,非五經秋也。 且在大和二年後三十餘祀,紀年亦不合,是知《寰宇記》云令狐綯,實令狐楚之訛,此詩應移收前五函九冊,綯更無他詩,名應刪却。 」今從其說錄歸楚名下。 《舊唐書》卷十七上載大和二年十月李逢吉移宣武,「代令狐楚,以楚爲戶部尚書」。 楚在宣武任時間正與詩合。 )。

    令狐楚 唐宋诗
  • 奉使新安自桐廬縣經嚴陵釣臺宿七里灘下寄使院諸公

    悠然釣臺下,懷古時一望。 江水自潺湲,行人獨惆悵。 新安從此始,桂檝方蕩漾。 回轉百里間,青山千萬狀。 連崖去不斷,對嶺遙相向。 夾岸黛色愁,沈沈綠波上。 夕陽留古木,水鳥拂寒浪。 月下扣舷聲,煙中採菱唱。 猶憐負羈束,未暇依清曠。 牽役徒自勞,近名非所向。 何時故山裏,却醉松花釀。 回首唯白雲,孤舟復誰訪。

    劉長卿 唐宋诗
  • 題泉石軒

    過橋忽與平疇對,石路鱗鱗蹴蛇背。 登堂面勢脩竹林,百疊青瑶襯其外。 就中新著小軒奇,湩乳披崖草樹滋。 蒼牙砑然如虎飲,一泓寒碧湛琉璃。 雪花茗盌浮談席,欲去泠然生兩腋。 留詩聊足記歲年,更寫軒題號泉石。

    胡寅 唐宋诗
  • 李與賢來訪自言所居幽勝甚似剡溪因以似剡名其庵出閑居五詠因次其韻五首 其三

    溪上新橋是鳳林,殘風剩雨做秋陰。 先生小試南風手,寫得一川山水音。

    楊萬里 唐宋诗
  • 次韻芮漕國器憶去年上元二首 其二

    門外人隨月,窗前竹動風。 老便佳節靜,病幸綠樽空。 春至鴻聲北,人遥蝶夢東。 隔年詩有債,生理固知窮。

    周必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