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陳宮怨二首 二

〔唐朝〕 許渾

地雄山險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頭。 玉樹後庭花一曲,與君同上景陽樓。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征鴈

    秋空萬里淨,嘹唳獨南征。 風急翻霜冷,雲開見月驚。 塞長怯去翼,影滅有餘聲。 悵望遙天外,鄉愁滿目生。

    錢起 唐宋诗
  • 蘇小小歌三首 一

    車輪不可遮,馬足不可絆。 長怨十字街,使郎心四散。

    張祜 唐宋诗
  • 詠史詩 平城

    漢帝西征陷虜塵,一朝圍解議和親。 當時已有吹毛劍,何事無人殺奉春。

    胡曾 唐宋诗
  • 石刻詩(幷序)

    我謂浮榮真是幻,醉來捨轡謁高公。 因聆玄論冥冥理,轉覺塵寰一夢中。 (見《宋詩紀事》卷五引《老學庵筆記》。 )(見《老學庵筆記》卷六。 末附引文有刪節。 )(〖1〗《老學菴筆記》:卭州天慶觀石刻希夷詩云云。 末書太歲丁酉,蓋蜀孟昶時,當石晉天福中也。 文與可跋云:「高公者,此觀都威儀何昌一也,希夷從之學鎖鼻術。 」)。

    陳摶 唐宋诗
  • 詠三御史(題擬)

    韋子凝而密,任生直且狂。 可憐元福慶,也學坐癡牀。 (見《太平廣記》卷二五○韓琬《御史臺記》引)(《御史臺記》云:「唐元福慶,河南人,拜右臺監察。 與韋虛名、任正名頗事軒昂。 殿中監察朱評之詠曰〖詩略〗。 正名聞之,乃自改爲『俊且強』。 」按:談刻本《太平廣記》錄前段文字,適缺「朱」字。 《全唐詩》卷八七二收入此詩。 其祖本當即談刻本,未察「評之」爲人名,因列入無名氏諧謔詩。 人民文學出版社排印本《太平廣記》,爲汪紹楹先生校本,此處據明抄本補「朱」字,今即據以重錄。 評之時代,係參據任正名事跡而定。 )。

    朱評之 唐宋诗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七

    不起一念,向道須彌。 舌頭一臠肉,口唇兩邊皮。 雲門得用妙如許,不落是非知不知。

    釋正覺 唐宋诗
  • 題武夷山鍾模石

    誰鑄三鍾欒乳形,不須筍簴自能鳴。 仙君欲奏賓雲曲,只感清霜便發聲。

    劉子羽 唐宋诗
  • 代叔父九經堂歌

    黄冠物外士,碧眼世中兒。 琅函赤軸富裒蓄,金作蛟龍盤繡栭。 撞鐘擊鉢走聾俗,聖典寂寞令人悲。 我登九經堂,四顧光陸離。 畫簷散彩噴朝日,翠幌倒影摇天池。 牙籤插架爭突兀,若有鬼物森扶持。 使君雅意尊經術,故闢後圃披遺基。 咄嗟土木上星漢,下視仙宮梵宇俱么微。 我願茲堂徧寰海,共治皆以經爲師。 一變人心至齊魯,再使風俗躋農羲。 却向茲堂命賓友,霜藤象管唱新詩。 東風吹到君王耳,喚取文翁歸玉墀。

    史浩 唐宋诗
  • 春晚書村落間事

    千古會稽城,閭閻樂太平。 豐年觀米價,霽色聽禽聲。 俗儉憎浮侈,民淳力釣耕。 豳詩有七月,字字要躬行。

    陸游 唐宋诗
  • 留別南湖二首 其二

    九重城裏塵如海,只有南湖一片霜。 若向南湖談世事,老夫只得去池陽。

    項安世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