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雲輕雨拂高唐,玉殿秋來夜正長。 料得也應憐宋玉,一生惟事楚襄王。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商隱
淡雲輕雨拂高唐,玉殿秋來夜正長。 料得也應憐宋玉,一生惟事楚襄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遇客多言愛山水,逢僧盡道厭囂塵。 玉泉潭畔松間宿,要且經年無一人。
側影頻移未退朝,喜逢賢相日從高。 當時不有樊姬問,令尹何由進叔敖。
海內埏埴徧,漢陰旌旆還。 望留丹闕下,恩在紫霄間。 冰雪背秦嶺,風煙經武關。 樹皆人尚愛,轅即吏曾攀。 自惜兩心合,相看雙鬢斑。 終期謝戎務,同隱鑿龍山。 (見《文苑英華》卷二四五)(按:《全唐詩》卷四七三收此詩於李逢吉名下,實誤。 明刻本《文苑英華》誤歸逢吉,中華書局影印本參據各本,重編新目,移歸令狐楚,是。 檢《唐方鎮年表》卷四,逢吉於元和十五年初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至寶曆二年再任,即詩題所謂「重鎮襄陽」。 《文苑英華》同卷錄逢吉《再赴襄陽辱宣武相公貽詩今用奉酬》,即酬和令狐楚送詩之作,皆六韻。 《唐方鎮年表》卷二載:楚於長慶四年至大和二年間任宣武軍節度使。 )。
駕我八景輿,歘然入玉清。 龍裙拂霄漢,虎旂攝朱兵。 逍遙玄津際,萬流無暫停。 哀此去留會,劫盡天地傾。 當盡無中景,不死亦無生。 體彼自然道,寂觀合太冥。 南嶽挺真翰,玉映曜穎精。 有任靡期事,虛心自受靈。 嘉會絳河內,相與樂未央。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峴首羊公愛,長沙賈誼愁。 土毛無縞紵,鄉味有槎頭。 已抱沈痼疾,更貽魑魅憂。 數年同筆硯,茲夕間衾裯。 意氣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繁星凝夜氣,黑月惟西山。 一室空林迥,逾知天地寛。 葉乾風有韵,石亂水多湍。 獨坐澄諸念,憂来信有端。
誦公十妙語,便覺舒華年。 意與境俱會,超凌心欲仙。
閑中忙事厭營營,款段揚鞭訪赤城。 問法未經雙澗路,彌天先見萬年英。 繁陰成幄暑風薄,好草傳香朝雨晴。 杖屨何妨留一宿,松間語舊有餘清。
閑居必家釀,不以空乏廢。 小槽壓春碧,渾含揖和氣。 三杯禦客寒,一巵款僕意。 寧論有賢聖,且復供村醉。
小雨冥冥暗市樓,無聊一日似三秋。 窮愁顧我堆千斛,健筆期君回萬牛。 語怪未應書咄咄,身閒底用賦休休。 曉來春到西窗外,喚夢一聲黄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