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安平公詩

〔唐朝〕 李商隱

丈人博陵王名家,憐我總角稱才華。 華州留語曉至暮,高聲喝吏放兩衙。 明朝騎馬出城外,送我習業南山阿。 仲子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烏紗。 其弟炳章猶兩丱,瑤林瓊樹含奇花。 陳留阮家諸侄秀,邐迤出拜何駢羅。 府中從事杜與李,麟角虎翅相過摩。 清詞孤韻有歌響,擊觸鐘磬鳴環珂。 三月石堤凍銷釋,東風開花滿陽坡。 時禽得伴戲新木,其聲尖咽如鳴梭。 公時載酒領從事,踴躍鞍馬來相過。 仰看樓殿撮清漢,坐視世界如恒沙。 面熱脚掉互登陟,青雲表柱白雲崖。 一百八句在貝葉,三十三天長雨花。 長者子來輒獻蓋,辟支佛去空留鞾。 公時受詔鎮東魯,遣我草詔隨車牙。 顧我下筆即千字,疑我讀書傾五車。 嗚嘑大賢苦不壽,時世方士無靈砂。 五月至止六月病,遽頹泰山驚逝波。 明年徒步弔京國,宅破子毀哀如何。 西風衝戶捲素帳,隟光斜照舊燕窠。 古人常歎知己少,況我淪賤艱虞多。 如公之德世一二,豈得無淚如黃河。 瀝膽咒願天有眼,君子之澤方滂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翫月五首 三

    今夜月明勝昨夜,新添桂樹近東枝。 立多地濕舁牀坐,看過牆西寸寸遲。

    王建 唐宋诗
  • 見穆三十宅中庭海榴花謝

    矜紅掩素似多才,不待櫻桃不逐梅。 春到未曾逢宴賞,雨餘爭解免低徊。 巧窮南國千般豔,趁得春風二月開。 堪恨王孫浪遊去,落英狼籍始歸來。

    杜牧 唐宋诗
  • 邊將二首 二

    按劒立城樓,西看極海頭。 承家爲上將,開地得邊州。 磧迥兵難伏,天寒馬易收。 胡風一度獵,吹裂錦貂裘。

    張蠙 唐宋诗
  • 和集賢鍾郎中

    石渠冊府神仙署,當用明朝第一人。 腰下別懸新印綬,座中皆是故交親。 龍池樹色供清景,浴殿香風接近鄰。 從此翻飛應更遠,徧尋三十六天春。

    徐鉉 唐宋诗
  • 荆州新秋寺居寫懷詩五首上南平王 三

    金湯裏面境何求,寶殿東邊院最幽。 栽種已添新竹影,畫圖兼列遠山秋。 形容豈合親公子,章句爭堪狎士流。 虛負岷峨老僧約,年年雪水下汀洲。

    齊己 唐宋诗
  • 漢武帝祈仙臺(《三秦記》:「坊州橋山有漢武帝祈仙臺,高百尺。」李欽止題詩云:)

    四方禍結與兵連,海內空虛在末年。 謾築此臺高百尺,不知何處有神仙。 (《永樂大典》二六○四「臺」字韻)(〖1〗李欽止,疑非唐人。 《大典》殆據《類編長安志》卷三。 )。

    李欽止 唐宋诗
  • 登石傘峰

    威鳳昔未起,茲山嘉氣深。 逶迤抱川阜,蘿蔦方沈沈。 龍節稍巖徑,星軒伴幽尋。 嘗聞謝公事,今嘉昭曠心。 絕頂上巍峨,秋晨好登臨。 蘆洲辨微色,天籟聞虛吟。 支策睇歸湖,舒情凝遠岑。 徘徊繞靈傘,登坐延芳襟。 溪路鏁重扃,松門交翠陰。 貞姿在空谷,瑞色仍棲林。 晚靄覆迴汀,輕橈環碧潯。 探奇幸陪唱,願繼咸池音。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四)。

    衛中行 唐宋诗
  • 學仙二首 二

    石上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 豈不見古來三人俱弟兄,結茅深山讀仙經。 上有青冥倚天之絕壁,下有颼飀萬壑之松聲。 仙人變化爲白鹿,二弟翫之兄誦讀。 讀多七過可乞言,爲子心精得神仙。 可憐二弟仰天泣,一失毫釐千萬年。

    韋應物 唐宋诗
  • 太古

    太古安知虙與堯,茹毛飲血自消摇。 不須追咎爲書契,初結繩時俗已澆。

    陸游 唐宋诗
  • 雨後微陰光景益奇復得長句

    結轍軒車已掃空,揮犀談笑與誰同。 日消淺醉閑吟裏,春在輕陰薄靄中。 百尺遊絲喜風定,一雙新燕說泥融。 天工只費須臾力,開遍東闌半丈紅。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