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棲無異歡,煮茗就花欄。 雀啅北岡曉,僧開西閣寒。 衝橋二水急,扣月一鐘殘。 明發還分手,徒悲行路難。
无
其他无
〔唐朝〕 喻鳧
林棲無異歡,煮茗就花欄。 雀啅北岡曉,僧開西閣寒。 衝橋二水急,扣月一鐘殘。 明發還分手,徒悲行路難。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畫舫照河堤,暄風百草齊。 行絲直網蝶,去燕旋遺泥。 郡向高天近,人從別路迷。 非關御溝上,今日各東西。
香剎中天起,宸遊滿路輝。 乘龍太子去,駕象法王歸。 殿飾金人影,窗搖玉女扉。 稍迷新草木,徧識舊庭闈。 水入禪心定,雲從寶思飛。 欲知皇劫遠,初拂六銖衣。
天地含象,日月貞明。 寫規萬物,洞鑒百靈。
紫氣朝明主,丹丘送老臣。 誰知探穴處,更有散金人。 陌上神仙日,城東梅柳春。 遙知歸隱處,煙浪隔囂塵。 (同前)。
紫府煙霞士,玄宗道德師。 心將萬籟合,志與九仙期。 絕俗遺塵境,同人喜濟時。 訪經遊玉洞,敷教入瑤墀。 茅嶺追餘跡,金壇赴遠思。 陰宮春舊記,陽觀飭新祠。 緬想埋雙璧,長懷採五芝。 真靈若可遇,鸞鶴佇來茲。 (詳後。 此首又見《嘉定鎮江志》卷二十)(按:《茅山志》卷二收玄宗賜李玄靜先生勑書二十四通,此詩見第三道勑內。 此勑書全文錄如次:「勑。 廣陵李鍊師,上清品人也。 抗志雲霞,和光代俗。 爲予修福靈跡,將赴金壇,故賦詩寵行,以美其志。 〖詩略〗尊師抱一守中,探微昭遠,能回貞潔,發揮道門。 遂與太和先生啓是仙宗,起予虔奉,崇飭靈跡,廣求真經。 則詩以寵行,物將厚意,永慰歧路,以彰禮賢也。 所謝知。 」又按,據同書同卷所附玄靜先生等表奏,知此詩爲天寶六載九月二十五日作,由高力士宣賜。 )。
羗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
石壁巉巖驚鬼劃,異草幽花鎖春色。 羣山迤邐不能高,突兀獨磨霄漢碧。 芒鞋千尺上崔嵬,手摘星辰脚底雷。 撥破烟雲得洞戶,醉眼恐是天門開。 入門嵯峨森紫玉,冷風吹面天香馥。 箕踞胡床揮麈尾,萬指未充空洞腹。 我因避地訪名山,扁舟夜渡沙溪寒。 辛勤博此一笑喜,太平猶在水雲間。 猛將今無三角虎,狐狸晝號鰍鱔舞。 靈巖知有老龍藏,挽出人間作霖雨。
情態雲閒,身心月寒。 鼻孔氣出快,髑髏津瀝乾。 鱗龍遊躍兮雨翻雷吼,鯤鵬變化兮海運風摶。
年來老病苦相侵,已是傷春不自禁。 那更雨聲長在耳,連朝滴碎惜花心。
漢朝議鹽鐵,發言實盈庭。 赫赫桑大夫,官高稱九卿。 方斡山海藏,難以口舌爭。 力微不自量,可笑茂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