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友尋東閣,蘭交聚北堂。 象筵分錦繡,羅薦合鴛鴦。 光逸偷眠穩,王章泣恨長。 孔懷欣共寢,棣萼幾含芳。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嶠
桂友尋東閣,蘭交聚北堂。 象筵分錦繡,羅薦合鴛鴦。 光逸偷眠穩,王章泣恨長。 孔懷欣共寢,棣萼幾含芳。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三人出眢井,一身登檻車。 朱門漫臨水,不可見鱸魚。
郡樓東面寺牆西,顏子生涯竹屋低。 書案飛颺風落絮,地苔狼藉燕銜泥。 吟窗晚凭春篁密,行徑斜穿夏菜齊。 別後相思頻夢到,二年同此賦閑題。
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信馬盤桓上碧穹,雲埋松翠梵王宮。 老僧細說禪機話,深會菩提色即空。 (同前)(按:詩下原署:「宋韓琮,員外郎。 」檢宋人傳記專書,未聞有韓琮其人。 唐之韓琮,嘗官司封員外郎,任陳許節度判官,官職既合,汝州亦其曾到之地,作宋人誤。 )。
舞停歌罷來中坐。 (見同書卷十《迎春樂》注引《灼灼歌》)(按:《片玉集注》引《麗情集》中詩,或稱篇名,或稱作者,或並引之,頗不一致,可參本書卷十八元稹《崔徽歌》條按語及拙輯《蘇舜欽詩文續拾》《愛愛歌》附按。 就《灼灼歌》三句出處不同稱引考察,可知「崔班」即爲崔珏之誤。 《才調集》卷三錄韋莊《傷灼灼》詩,可證崔珏與灼灼恰爲同時之人,有作詩之可能。 灼灼故事,詳《綠窗新話》卷上引《麗情集》。 又按:《全唐詩》卷五九一收崔珏《門前柳》,首句缺一字。 《文苑英華》卷三三七、《全蜀藝文志》卷十八收此詩皆不缺,前者作「先」,後者作「早」。 詩不重錄。 )。
少年遊太學,負氣蔑諸生。 蹉跎三十載,今日海隅行。
江東英傑舊孫郎,遺烈于今尚未忘。 猶有神祠枕流水,一間茅屋似昭王。
聖世能收晁董策,孤舟來唱鄂君歌。 一看獻納元台表,可特脩名在異科。
南陽古原上,荒塚若魚鱗。 劍佩不爲土,衣冠應化塵。 枯骸託魑魅,細草沒麒麟。 何必問名氏,漢家多近親。
水落沙痕出,天高野氣嚴。 餅香油乍壓,韲美韭新醃。 裘褐風霜逼,衡茆醉夢兼。 菊花香滿把,聊得擬陶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