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晦隨蓂莢,春情著杏花。 解紳宜就水,張幕會連沙。 歌管風輕度,池臺日半斜。 更看金谷騎,爭向石崇家。
无
其他无
〔唐朝〕 杜審言
日晦隨蓂莢,春情著杏花。 解紳宜就水,張幕會連沙。 歌管風輕度,池臺日半斜。 更看金谷騎,爭向石崇家。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藕花涼露溼,花缺藕根澀。 飛下雌鴛鴦,塘水聲溢溢。
故人阻千里,會面非別期。 握手於此地,當歡反成悲。 念離宛猶昨,俄已經數期。 疇昔皆少年,別來鬢如絲。 不道舊姓名,相逢知是誰。 曩遊盡騫翥,與君仍布衣。 豈曰無其才,命理應有時。 別路漸欲少,不覺生涕洟。
念符不由級,屹得文章階。 白玉抽一毫,綠珉已難排。 偷筆作文章,乞墨潛磨揩。 海鯨始生尾,試擺蓬壺渦。 幸當禁止之,勿使恣狂懷。 自悲無子嗟,喜妬雙喈喈。
渭北離鄉客,江南守土臣。 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經旬。 甲郡標天下,環封極海濱。 版圖十萬戶,兵籍五千人。 自顧才能少,何堪寵命頻。 冒榮慙印綬,虛獎負絲綸。 候病須通脈,防流要塞津。 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削使科條簡,攤令賦役均。 以茲爲報効,安敢不躬親。 襦袴提於手,韋弦佩在紳。 敢辭稱俗吏,且願活疲民。 常未徵黃霸,湖猶借寇恂。 媿無鐺脚政,徒忝犬牙鄰。 制誥誇黃絹,詩篇占白蘋。 銅符拋不得,瓊樹見無因。 警寐鐘傳夜,催衙鼓報晨。 唯知對胥吏,未暇接親賓。 色變雲迎夏,聲殘鳥過春。 麥風非逐扇,梅[雨]異隨輪。 武寺山如故,王樓月自新。 池塘閑長草,絲竹廢生塵。 暑遣燒神酎,晴教曬舞茵。 待還公事了,亦擬樂吾身。
吾宗偏好武,漢代將家流。 走馬辭中禁,屯軍向渭州。 天心待破虜,陣面許封侯。 却得河源水,方應洗國讐。
豈易訪仙蹤,雲蘿千萬重。 他年來卜隱,此景願相容。 亂水林中路,深山雪裏鐘。 見君琴酒樂,迴首興何慵。
楚僧推後輩,唐本學新經。 外國傳香氎,何人施竹瓶。 秋風別李寺,春日向柯亭。 大阮今爲郡,看君眼最青。
無奈澗水何,喧喧夜鳴石。 疎林透斜月,散亂金光滴。 欲訪澗底人,路窮潭水碧。
墨妙復辭雄,扁舟訪遠公。 □(趙紹祖《金石文鈔》卷七作「雲」)天書梵□(《金石文鈔》作「字」,)霜月步蓮宮。 跡寄雙林下,名留刼石中。 遙知松逕望,棠(《金石文鈔》作「栗」)葉滿山紅。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 )(又見《兩浙金石志》卷一,第三句不缺,文同《金石文鈔》,末句作「棠葉滿山紅」。 )(〖1〗石刻於題下原署「明州刺史于季友」。 按阿育王寺在今浙江鄞縣阿育王山中,此詩及後范的酬和詩附鐫於《阿育王里常住田碑》後。 碑末有太和七年十二月一日于季友作《碑後記》,則兩詩之作,當亦在同時。)。
繡騎前驅盡國娃,芳園初看牡丹花。 千官狼狽如蜂蝶,迴避楊妃七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