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篁夾綠池,幽絮此中飛。 何必青山遠,仍將白髮歸。 鳥啼亦有恨,鷗習總無機。 樹起秋風細,西林磬入微。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得仁
修篁夾綠池,幽絮此中飛。 何必青山遠,仍將白髮歸。 鳥啼亦有恨,鷗習總無機。 樹起秋風細,西林磬入微。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江雨舊無時,天晴忽散絲。 暮秋霑物冷,今日過雲遲。 上馬迥休出,看鷗坐不辭。 高軒當灧澦,潤色靜書帷。
危軒重疊開,訪古上裴回。 有舌嗟秦策,飛樑駕楚材。 雲霄隨鳳到,物象爲詩來。 欲和關山意,巴歌調更哀。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脚齊。 水蓼冷花紅簇簇,江蘺濕葉碧淒淒。
江上新樓名四望,東西南北水茫茫。 無由得與君攜手,同凭欄干一望鄉。
送迎皆到三峰下,滿面煙霜滿馬塵。 自是追攀認知己,青雲不假送迎人。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 上路移時立,中軒隔宿來。 川光通沼沚,寺影帶樓臺。 無限成蹊樹,花多向客開。
尋人直到月塢北,覓鶴便過雲峰西。 只今猶有疎野調,但繞莓苔風雨畦。
曾聞洛下綴神仙,火樹南棲幾十年。 白首自忻丹桂在,詩名已得四方傳。 行隨秋渚將歸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今日還家莫惆悵,不同初上渡頭船。
曾佐徐陵向北遊,剖陳疑事動名流。 却歸掌選清何甚,一匹花綀不肯收。
外身道不遠,異類自能馴。 尚有相親獸,應無可棄人。 溪邊同飲水,林下共棲真。 寂寂空巖畔,千秋迹已陳。 (同前。 )(〖1〗《洞霄圖志》卷四《古跡門·伏虎巖》條:「伏虎巖,在宮山西南峻壁間,若環堵之室。 南有路,自上而下,復陟厓磴,方至其所。 藤蘿深密,怪禽晝啼,非有道之士,不可處也。 昔郭真君伏虎於此。 按《晉書》云:『葛洪何幼道偕訪之,目擊而已,各無所言,引嘯而退。 』唐吳天師愛其遺跡,每游忘返,題詩巖上,今歲久昏剝,云:『郭生在童穉,已得方外心。 絕跡遺世務,棲真入長林。 元和感異類,猛獸懷德音。 不憶固無情,斯言微且深。 』末句蓋引真君與溫嶠問答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