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靈臺家兄古鏡歌

〔唐朝〕 薛逢

一尺圓潭深黑色,篆文如絲人不識。 耕夫云住赫連城,赫連城下親耕得。 鏡上磨瑩一月餘,日中漸見菱花舒。 金膏洗拭鉎澀盡,黑雲吐出新蟾蜍。 人言此是千年物,百鬼聞之形暗慄。 玉匣曾經龍照來,豈宜更鑒農夫質。 有時霹靂半夜驚,窗中飛電如晦明。 盤龍鱗脹玉匣溢,牙爪觸風時有聲。 耕夫不解珍靈異,翻懼赫連神作祟。 十千賣與靈臺兄,百丈靈湫坐中至。 溢匣水色如玉傾,兒童不敢窺泓澄。 寒光照人近不得,坐愁雷電湫中生。 吾兄吾兄須愛惜,將來慎勿虛拋擲。 興雲致雨會有時,莫譴紅牀穢靈跡。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傷墮水烏

    一烏墮水百烏啼,相吊相號遶故堤。 眼見行人車輾過,不妨同伴各東西。

    王建 唐宋诗
  •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一

    選得閑坊住,秋來草樹肥。 風前卷筒簟,雨裏脫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藥歸。 非因入朝省,過此出門稀。

    張籍 唐宋诗
  • 酬微之誇鏡湖

    我嗟身老歲方徂,君更官高興轉孤。 軍門郡閤曾閑否,禹穴耶溪得到無。 酒盞省陪波卷白,骰盤思共彩呼盧。 一泓鏡水誰能羨,自有胷中萬頃湖。

    白居易 唐宋诗
  • 賜新羅王

    四維分景緯,萬象含中樞。 玉帛遍天下,梯杭歸上都。 緬懷阻青陸,歲月勤黃圖。 漫漫窮地際,蒼蒼連海隅。 興言名義國,豈謂山河殊。 使去傳風教,人來習典謨。 衣冠知奉禮,忠信識尊儒。 誠矣天其鑒,賢哉德不孤。 擁旄同作牧,厚貺比生蒭。 益重青青志,風霜恆不渝。

    明皇帝 唐宋诗
  • 七言記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 相印

    早說休徵應佩刀,台星光接將星高。 欲迎霖雨歸龍闕,看滅妖氛展豹韜。

    崔致遠 唐宋诗
  • 詠大慈寺齋頭鮮于闍梨

    酒肉終朝沒闕時,高堂大舍養肥屍。 行婆滿院多爲婦,童子成行半是兒。 面折掇齋窮措大,笑迎搽粉阿尼師。 一朝若也無常至,劍樹刀山不放伊。

    陳裕 唐宋诗
  • 詠霜朝城上烏

    霜旦早暉通,城烏漸颺空。 聲喧高疊(疑)外,曲韻楚琴中。 樓寒映曉日,竿迥噪朝風。 雖狎金墉上,獨(一作「猶」)畏虎賁弓。 (同書卷三二八)(按:王拊事跡不詳。 《英華》錄前詩於王胄詩後,駱賓王前,錄後詩於楊師道詩後,李嶠詩前,因知爲初唐人。 )。

    王拊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占六壬第二十八(京本列第十七○四十五首) 十五

    遊都將,克日至行年。 約束(京本作「若屬」)我軍牢固守,若(辛本、川本作「莫」)教見陣必遭愆(京本作「邅」),不鬬却爲賢。

    易靜 唐宋诗
  • 晚出伊闕寄河南裴中丞

    退無偃息資,進無當代策。 冉冉時將暮,坐爲周南客。 前登闕塞門,永眺伊城陌。 長川黯已空,千里寒氣白。 家本渭水西,異日同所適。 秉志師禽尚,微言祖莊易。 一辭林壑間,共繫風塵役。 交朋忽先進,天道何紛劇。 豈念嘉遯時,依依偶沮溺。

    陶翰 唐宋诗
  •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詩問之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霧濃。 起來望樊山,但見羣玉峰。 林鶯却不語,野獸翻有蹤。 山中應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氣凝書帳,清著釣魚竿。 懷君欲進謁,谿滑渡舟難。

    孟彥深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