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昔昔鹽二十首 今歲往遼西

〔唐朝〕 趙嘏

萬里飛書至,聞君已渡遼。 秪諳新別苦,忘却舊時嬌。 烽戍年將老,紅顏日向彫。 胡沙兼漢苑,相望幾迢迢。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

    丈人駿馬名胡騮,前年避胡過金牛。 回鞭却走見天子,朝飲漢水暮靈州。 自矜胡騮奇絕代,乘出千人萬人愛。 一聞說盡急難材,轉益愁向駑駘輩。 頭上銳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 始知神龍別有種,不比俗馬空多肉。 洛陽大道時再清,累日喜得俱東行。 鳳臆龍鬐未易識,側身注目長風生。

    杜甫 唐宋诗
  • 復愁十二首 五

    金絲鏤箭鏃,皂尾製旗竿。 一自風塵起,猶嗟行路難。

    杜甫 唐宋诗
  • 補樂歌十首 二

    玄雲漠漠兮,含暎逾光。 類我聖德兮,溥被無方。

    元結 唐宋诗
  • 太常魏博士遠出賊庭江外相逢因敘其事

    烽火驚戎塞,豺狼犯帝畿。 川原無稼穡,日月翳光輝。 里社枌榆毀,宮城騎吏非。 羣生被慘毒,雜虜耀輕肥。 多士從芳餌,唯君識禍機。 心同合浦葉,命寄首陽薇。 耻作纖鱗喣,方隨高鳥飛。 山經商嶺出,水泛漢池歸。 離別霜凝鬢,逢迎淚迸衣。 京華長路絕,江海故人稀。 秉節身常苦,求仁志不違。 秪應窮野外,耕種且相依。

    皇甫冉 唐宋诗
  • 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制

    一年銜別怨,七夕始言歸。 斂淚開星靨,微步動雲衣。 天迴兔欲落,河曠鵲停飛。 那堪盡此夜,復往弄殘機。

    杜審言 唐宋诗
  • 過琴溪(幷序)

    州府謫宦居,邑城攝官涖。 悠悠涇川適,佳期此相遲。 靈溪知幾曲,曲曲各殊致。 仙嶺多巉顏,前峰特超類。 穹崇勢旁倒,㟯下無地。 洞穴盤龍蛇,空巖隱魑魅。 蘋開秋水綠,竹動寒山翠。 遠嶂數瀑懸,疎林一猿墜。 依然彈素絃,流我望鄉淚。 席上紅泉飛,樽前白雲至。 中山是隱居,緬想故心醉。 忽覩邢武辭,聆其金石備。 神交十載得,良願三人遂。 (詩見嘉慶十二年刊洪亮吉纂《涇縣志》卷三一,序據附錄蔣之奇文補)(〖1〗清趙紹祖《涇川金石記》「開元摩崖詩碑」條引宋蔣之奇《磨崖詩序》略云:「予遊涇川,過琴溪,浮舟釣臺,道旁見石崖蒼蒼,上摩穹旻,意其下必有瓌觀焉。 既還至水西,涇令陳中裕餞余巖礲寺,尉劉公曼云:向所觀石崖古刻尚在。 唐玄宗開元甲子,河間邢巨、沛國武平一,嘗遊是溪,題絕句其下。 又刻一長篇,尤雅淡有清思。 其序云:『二十二年冬,予自柱史謫掾宣城,明年九月,連率班公〖原注:下闕〗。 』讀其詩,有云:『忽覩邢武辭,聆其金石備。 』以詩序考之,蓋是人也。 後邢、武一紀而來,疑其即杜偉也。 」〖2〗同書「杜偉《周公亭記》」條引同人《琴溪釣臺詩序》略曰:「釣臺旁山臨溪,上有古碑,皆漫滅殘剝,僅有數字可辨。 其上篆四字曰《周公亭頌》,其餘字皆八分,云:『前殿中侍御史宣城郡司戶京兆杜偉纂。 』〖下略〗」)(按:《涇縣志》錄此詩,署「亡名氏」,無序。 末跋云:「疑杜偉作。 偉以開元二十年謫掾宣城,今《全唐詩》但收『忽覩邢武辭』二句,即作杜偉。 」今參蔣之奇熙寧間所作二序,可決知此詩爲杜偉所作。 《全唐詩》卷七九五據蔣文錄二句,歸杜偉,無小傳,今據蔣氏二序補之。 )。

    杜偉 唐宋诗
  • 偈二十七首 其一八

    今朝十二,鼓聲動地。 雲水上來,討甚巴鼻。 直饒天雨四花,爭似歸堂打睡。

    釋守浄 唐宋诗
  • 哭郭仲微三首 其一

    倉卒聞嬰疾,何辜遂沒身。 哭筵同産子,霜寢未亡人。 冢有邢山舊,天爲京兆鄰。 想君齎志恨,不使白楊春。

    宋祁 唐宋诗
  • 寄潘先生

    蕭踈鬢髮老安仁,才出人頭未免貧。 書劍一生長骯髒,虀鹽到處只酸辛。 招提夜永眠無室,絳帳春寒坐乏茵。 莫怪闇梨不具眼,先生未見宰官身。

    王十朋 唐宋诗
  • 龜堂獨酌二首 其二

    一榼蘭溪自獻酬,徂年不肯爲人留。 巴山頻入初寒夢,江月偏供獨夜愁。 越石壯心雞喔喔,子卿歸信雁悠悠。 天生我輩初何用,病骨支離又過秋。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