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宜蚤發,況復是南歸。 月影緣山盡,鐘聲隔浦微。 星殘螢共映,葉落鳥驚飛。 去去渡南渚,樹深人出稀。
无
其他无
〔唐朝〕 趙嘏
旅行宜蚤發,況復是南歸。 月影緣山盡,鐘聲隔浦微。 星殘螢共映,葉落鳥驚飛。 去去渡南渚,樹深人出稀。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早尚逍遙境,常懷汗漫期。 星郎同訪道,羽客杳何之。 物外求仙侶,人間失我師。 不知柯爛者,何處看圍棊。
安康地里接商於,帝命專城總賦輿。 夕拜忽辭青瑣闥,晨裝獨捧紫泥書。 深山古驛分騶騎,芳草閑雲逐隼旟。 綺皓清風千古在,因君一爲謝巖居。
杉風振旅塵,晚景籍芳茵。 片水明在野,萬花深見人。 靜依歸鶴思,遠惜舊山春。 今日惜攜手,寄懷吟白蘋。
離袂翠華滿,晨羞欲早行。 春風生楚樹,曉角發隋城。 野靄濕衣彩,江鴻增客情。 征途不用戒,坐見白波清。
路行跨水復逢羊,(路行者,來也。 跨水者,過海也。 稱逢羊者,洛陽也。 達摩大師從南天竺國過海而來,初到廣州,次普通八年丁未歲人梁國)獨自恓恓(《天聖廣燈錄》、《五燈會元》作「栖栖」)暗渡江。 (獨自者,無伴侶也。 恓恓者,苦恓也。 暗渡江者,梁武帝不悟大理,變容不言。 師知機不契,則潛過江向北魏國也。 )日下可憐雙象馬,(日下者,京都也。 可憐者,好。 雙象馬者,志公傳大士也。 )兩株懶桂(《天聖廣燈錄》、《五燈會元》作「二株嫩桂」)久昌昌。 (兩株者,二木也,二木是林字也。 嫩桂者,少也。 則是少林寺也。 久昌昌者,九年面壁,而出大行佛法也。 )。
誰將水調歌秋雁,不遣君王待曲終。
巉巖石壁半欹斜,茅栗叢中菊漸華。 風裏斷鴻書带草,山頭飛葉漢浮槎。 柂樓索莫吟秋笛,戍火青熒咽暮笳。 争似漁翁最蕭散,晚來和月卧蘆花。
元白詩筒數往還,小生閣筆媿言艱。 異時應起鄱江念,公在金華我雁山。
欲教垂柳匝池臺,尋覓長柯處處栽。 待得成陰身益老,攀條能有幾番來。
放翁畢竟合躬耕,剩喜東歸樂太平。 碧瓦新霜寒尚薄,明窗嫰日雨初晴。 素琴尋得無弦曲,野餉烹成不糝羮。 更說市朝癡太絕,一湖秋水濯塵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