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重江外片帆斜,數里林塘遶一家。 門掩右軍餘水石,路橫諸謝舊煙霞。 扁舟幾處逢溪雪,長笛何人怨柳花。 若到天台洞陽觀,葛洪丹井在雲涯。
无
其他无
〔唐朝〕 趙嘏
兩重江外片帆斜,數里林塘遶一家。 門掩右軍餘水石,路橫諸謝舊煙霞。 扁舟幾處逢溪雪,長笛何人怨柳花。 若到天台洞陽觀,葛洪丹井在雲涯。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舊宅洛川陽,曾遊遊俠場。 水添楊柳色,花絆綺羅香。 趙瑟多愁曲,秦家足豔妝。 江潭遠相憶,春夢不勝長。
風華已眇然,獨立思江天。 鳧鴈野塘水,牛羊春草煙。 秦原曉重疊,灞浪夜潺湲。 今日思歸客,愁容在鏡懸。
破敵江軍意氣豪,請除傾國斬妖嬈。 紅綃忍染嬌春雪,瞪目看行切玉刀。
篋中遺草是琅玕,對此空令灑淚看。 三徑尚餘行跡在,數螢猶是映書殘。 晨光不借泉門曉,暝色唯添隴樹寒。 欲問皇天天更遠,有才無命說應難。
傳聞銀漢支機石,復見金輿出紫微。 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皇飛。 流風入座飄歌扇,瀑水侵階濺舞衣。 今日還同犯牛斗,乘槎共逐海潮歸。
草屋足風塵,牀無破氈臥。 客來且唤入,地鋪稿薦坐。 家裏元無炭,柳麻且吹火。 白酒瓦鉢藏,(「藏」,項楚校作「盛」。 )鐺子兩脚破。 鹿脯三四條,石鹽五六課。 (「課」,項楚、蔣紹愚校作「顆」。 )看客只甯馨,從你痛笑我。 (案以上六首錄自鄭振鐸本拾遺。 爲王梵志詩原卷第三卷。 惜不全。 )。
一年銜別怨,七夕始言歸。 破涕開新靨,微步登雲梯。 天迴兔漸沒,河曠鵲停飛。 那堪盡今夜,復往弄殘機。 (同前)(按:《全唐詩》卷三五據《唐詩紀事》錄《七夕賦詠成篇》,爲七律,中有四句與本詩相近,今人或疑七律爲後人僞作,實無的據。 七律見收於宋綬《歲時雜詠》〖見《古今歲時雜詠》卷二五〗。 詩句重用,古人多有。 今另作一首收入。 )。
君不見嶧山高崖斯相蹟,棗木刻模真並失。 又不見深之袖手安國碑,帝悟百牛掀倒石。 秦唐二子皆有聲,何必今人不逾昔。 拙工礪器雕不已,印版傳書差可貴。 方趺圖首效碑影,穿鑿膠黏總紕纇。 鳳山之水生瓊玖,斲磨光澤堅而黝。 文章光艷照千古,玉牒萬金吁可剖。 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區區鎸腐朽。
古之學爲已,今之學爲人。 始乎芒芴間,擴充遂無垠。 克已而復禮,天下皆歸仁。 尼父百世師,道妙聖且神。 天將爲木鐸,故未喪斯文。 賢哉顔氏子,至樂忘其貧。 語之而不惰,好學無與倫。 孟子養浩然,卓爾踵後塵。 萬鍾與千乘,不肯易其身。 茫茫自聖哲,六籍經幾秦。 末學更多岐,學海無問津。 伊川二先生,身修道愈振。 當年從之游,不減洙泗濵。 至今士氣盛,亦復民風淳。 柴子柯山秀,言厲即之温。 由來思無邪,果見德有鄰。 潛心坐一室,淡泊遺囂紛。 收視而返聽,自得于見聞。 先生雖云亡,書在傳日新。 得味極鑽仰,恍如入室親。 而我先君子,實預絳帳賓。 我亦聞緒餘,往往書諸紳。 多言反成蔽,目擊道乃存。 藜杖一幅巾,蚤晚來叩門。
香積厨中烹五味,脚踏天兮頭頂地。 雖然頭角各分張,未得箇人都了利。 不然亨老大慈悲,一日無私和眾議。 南方道友不偏枯,到裏許人皆具備。 直教塞口併咽喉,消息出門無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