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莎漸映花邊綠,樓日自開池上春。 雙鶴遶空來又去,不知臨水有愁人。
无
其他无
〔唐朝〕 趙嘏
江莎漸映花邊綠,樓日自開池上春。 雙鶴遶空來又去,不知臨水有愁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鏁衡門守環堵。 老夫不出長蓬蒿,穉子無憂走(一作「奏」)風雨。 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濕高飛難。 秋來未曾(一作「省」)見白日,埿污后(一作「厚」)土何時乾?
舊書稍稍出風塵,孤客逢秋感此身。 秦地謬爲門下客,淮陰徒笑市中人。 也聞阮籍尋常醉,見說陳平不久貧。 幸有故人茅屋在,更將心事問情親。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牀敵素秋。 堦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月樣團圓水漾(《金石萃編》作「樣」。 )清,好將香閤(《萃編》作「閣」)伴閑身。 青鸞不用羞孤影,開匣當如見故人。 (〖1〗畢沅、阮元撰《山左金石志》卷五曰:「右鏡徑二寸八分,鼻鈕正書七言絕句一首曰〖詩不重錄〗。 外折枝花四枝。 按段若膺《四聲音韻表》,清在第十一部,身在第十二部。 然《易·彖象傳》天命淵賢信民人賓,與形成貞寧生正平精清等字幷用,是二部古有相合。 唐人首句押韻雖不必拘拘,然未有無故牽入者。 此清字可込其未備。 」〖2〗按此詩亦載王昶《金石萃編》卷一百十八,錄其按語如下:「按《山左金石志》跋此銘,謂首句清字與身人同韻,補段若膺《四聲音韻表》所未備。 然七言律絕起句,晚唐五代多有借韻者。 且真文庚青自古間有通用,顧氏寧人、毛氏大可於《唐韻正》及《古今通韻史》已詳載之,不足異也。 」)。
龍虎丹砂義最幽,五神金內汞鉛流。 千朝變紫雲飛去,直至大羅天上頭。
黃金面色是其人,手抱珠鞭役鬼神。 疾步徐趍呈雅舞,宛如丹鳳舞堯春。
上巳當羈旅,飄然浙水東。 好花閑照水,宿雨冷連空。 靈武兵方振,燕然信未通。 無人訪老子,有淚濕春紅。
丈夫效死以成人,何事臨危反愛身。 有靦閨門全節義,傷今思古淚霑巾。
山人那信宦塗艱,强著朝衣趁曉班。 豪氣不除狂態作,始知只合死空山。
岸側古大柳,誰種臨長江。 中自出蠹蝎,百歲成枯腔。 忽值漲流沒,槎牙綴旌幢。 腹膚藏蛟龍,半夜雷砰韸。 飛霆痕尚白,如斬馬陵龐。 倏爾巨電至,萬弩聲裂缸。 又爲狂風摧,所殘惟朽樁。 卧幹越大鼎,絕臏不可扛。 就爇以照漁,駭鱗一何厖。 始知網罟細,未足禁突撞。 隆準以脫去,城下徒焚降。 我從洲上泊,昏曉睨船窗。 始終覩變毀,欲賦挑殘釭。 吾交評韓詩,險韻古莫雙。 安得共詠此,但嗟各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