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文又主守初時,光顯門生濟會期。 美擅東堂登甲乙,榮同內署侍恩私。 羣鶯共喜新遷木,雙鳳皆當即入池。 別有倍深知感士,曾經兩度得芳枝。
无
其他无
〔唐朝〕 孟守
科文又主守初時,光顯門生濟會期。 美擅東堂登甲乙,榮同內署侍恩私。 羣鶯共喜新遷木,雙鳳皆當即入池。 別有倍深知感士,曾經兩度得芳枝。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鈎。 旌旗環水次,舟檝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遊。 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
十二年前邊塞行,坐中無語歎歌情。 不堪昨夜先垂淚,西去陽關第一聲。
莫辭東路遠,此別豈閑行。 職處中軍要,官兼上佐榮。 野亭楓葉暗,秋水藕花明。 拜省期將近,孤舟促去程。
萬物貴天然,天然不可得。 渾樸無勞剞劂工,幽姿自可蛟龍質。 欲騰未去何翩翩,揚袂爭前誰敢拂。 可中風雨一朝至,還應不是池中物。 蒼山萬重採一枝,形如器車生意奇。 風號雨噴心不折,衆木千叢君獨知。 高人心,多越格。 有時就月吟春風,持來座右驚神客。 愛君開閤江之濱,白雲黃鶴長相親。 南郭子綦我不識,非君獨是是何人。
密密簾垂映柁樓,濟川聊此艤虛舟。 羣經列坐供游息,巨浪掀天得罷休。 猿鶴依棲知有地,兒童遺墜且無憂。 業成一棹黄金闕,穩上鼇頭拜冕旒。
雨打蛛絲不打蛛,雨來蛛入畫簷隅。 網羅滿腹輸渠巧,也只蠅蚊命屬渠。
事亡如存死如生,以誠則著著乃形。 二字貌出孝子誠,曉然如見親在庭。 有人念母愁思凝,終日如癡呼不醒。 自云所見政如此,觸物有感皆分明。 山形作我枕扇清,風葉舞我萊衫輕。 江蘆千株白皎皎,尚想鶴髮垂星星。 入戶宛然聞愾息,恍惚欲下來舉觥。 始知至孝無間斷,聖人所以見牆羹。 譬如忠信純熟者,立則參前坐倚衡。 然而存著亦非真,能于吾母用吾情。 所見皆從所念得,初非刻木外經營。 雖然銘鏤在中扃,何待扁榜垂丹青。 要令目擊助心想,不然安得名吾亭。
絕嶂雲煙乍有無,蒼崖茅屋近何如。 西風拍手喚征雁,恐有平安錦字書。
學道了無得處,空云孟子魯論。 爲文老益退步,懷哉賦鵩招魂。
夫子春秋之所記,二百四十有二年。 謹嚴之法不可犯,欲示萬世天子權。 禮樂征伐必上出,諸侯雖大莫得專。 周平東遷魯君隱,王綱壞裂勿復聯。 天王所存位與號,列國自用公承傳。 齊桓晉文無實義,挾周狥己掩大愆。 不歸聖筆立中制,誰其當罪誰其賢。 絲紛五傳角同異,各專門記執所偏。 遂令學者蹈迷徑,不探元本遭羈牽。 至於歆向父子間,亦反天性相鑱鎸。 何休杜預范甯輩,離經附傳以臆箋。 膏肓廢疾互譏病,雖欲針起難自痊。 前人文字安可數,議難啾唧秋嘒蟬。 有唐名儒陸淳者,始開奧壤窺源泉。 我朝又得孫明復,大明聖意疏重淵。 劉生新解最後出,了無塞礙成通川。 所趨旨義極簡正,撐拄異論牢且堅。 事不歸王皆不與,達經之志所以然。 詩三百可一言蔽,曰思無邪而已焉。 方今四海大一統,萬里號令猶君前。 安不思危易其治,毋容僭亂生階緣。 往持此說助邦政,坐令當扆尊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