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途中逢友人

〔唐朝〕 項斯

長大有南北,山川各所之。 相逢孤館夜,共憶少年時。 爛醉百花酒,狂題幾首詩。 來朝又分袂,後會鬢應絲。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酬思黯相公見過弊居戲贈

    軒蓋光照地,行人爲裴回。 呼傳君子出,乃是故人來。 訪我入窮巷,引君登小臺。 臺前多竹樹,池上無塵埃。 貧家何所有,新酒三兩桮。 停杯欵曲語,上馬復遲迴。 留守不外宿,日斜宮漏催。 但留金刀贈,未接玉山頹。 家醞不敢惜,待君來即開。 邨妓不辭出,恐君囅然咍。

    白居易 唐宋诗
  • 江行

    浪蹙青山江北岸,雲含黑雨日西邊。 舟人偶語憂風色,行客無聊罷晝眠。 爭似槐花九衢裏,馬蹄安穩慢垂鞭。

    韓偓 唐宋诗
  • 聞前王使君在澤潞居

    爲善無近名,竊名者得聲不如心,誠哉是言也。 使君聖朝瑞,乾符初刺婺。 德變人性靈,筆變人風土。 煙霞與蟲鳥,和氣將美雨。 千里與萬里,各各來相附。 信哉有良吏,玄讖應百數。 古人古人自古人,今日又見民歌六七袴。 不幸大寇崩騰來,孤城勢孤固難錮。 攀轅既不及,旌斾衝風露。 大駕已西幸,飄零何處去? 婺人空悲哀,對生祠泣沾莓苔。 忽聞暫寄河之北,兵強四面無塵埃。 唯祝鑾輿早歸來,用此咎繇仲虺才。 使四野霧廓,八紘鏡開。 皇天無親,長與善鄰,宜哉宜哉。

    貫休 唐宋诗
  • 南鄉子 十二

    雲髻重,葛衣輕,見人微笑亦多情。 拾翠采珠能幾許,來還去,爭及村居織機女。

    李珣 唐宋诗
  • 錦色陽川后,絲雨降桐鄉。 (〖1〗句見《金石萃編》卷六十五「唐二十五」。 按此詩句幷下趙不爲、王鉉、成公簡、李大寶諸人詩句均刻在《衛州共城縣百門陂碑銘》之碑陰,或乞雨,或喜晴,皆摘取兩句,不得見其全爲可惜耳。 又此詩句前有記事,略謂長安二年〖公元七○二年〗夏五月,州符下縣祈雨。 六月一日先祈社稷,遍祈山川,其時西北山頂,有雲團團而上,雷起巖突,電發𡓜蕃,須臾之間,降雨一境。 父老光溫古上詩賀公曰〖句不重錄〗云云。 望按記事中所稱上詩賀公,公,蓋指靈源公,爲當地民間所祠神名。 )。

    光溫古 唐宋诗
  • 頌六十二首 二

    遺身八萬塔,寶飾高百丈。 儀鳳異靈鳥,金槃代佛(一作「盤代仙」)掌。 積拱承彫月(一作「角」),高簷掛樹網。 寶地若池沙,風鈴如積響。 刻削生千變,丹青圖萬像。 煙霞時出沒,神仙乍來往。 晨霧半層生,飛幡接雲上。 遊蜺不敢息,翔鵾詎能仰。 福地下金繩,天報豈虛枉(一作「聖變無窮端,感福豈三兩」)。 願假舟航末(一作「木」),彼岸誰云廣? (見同書卷三《敬塔部》。 注一作者,爲《法苑珠林》卷五一《敬塔篇》之異文。 )。

    道世 唐宋诗
  • 迴波樂 五十一

    凡夫真可念,未達宿因緣。 漫將愁自縛,浪捉寸心懸。 任生不得生,求眠不得眠。 情中常切切,燋燋度百年。

    王梵志 唐宋诗
  • 詩偈 一○九

    慚愧好心王,生在蓮華堂。 恆持般若劍,終日帶浮囊。 常懷第一義,外國賴恩光。 五百長者子,相隨歸故鄉。

    龐藴 唐宋诗
  • 余既和樂天詩而喜於年及之心猶不能自已又復再和八首 其一

    坐閲流年已七旬,從前憂道不憂貧。 肯教世指爲癡漢,只願鄉稱作善人。 老去固應忘物我,歸來豈是負君親。 嘗聞知進須知退,庶得終全不辱身。

    吳芾 唐宋诗
  • 竹塢

    此君生長此山中,直節從來自不同。 今日高標還卓出,萬人誰不仰清風。

    吳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