滻曲鴈飛下,秦原人葬回。 丘墳與城闕,草樹共塵埃。
无
其他无
〔唐朝〕 馬戴
滻曲鴈飛下,秦原人葬回。 丘墳與城闕,草樹共塵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五色如絲下碧空,片帆還遶楚王宮。 文章已變南山霧,羽翼應摶北海風。 春雪預呈霜簡白,曉霞先染繡衣紅。 十千沽酒留君醉,莫道歸心似轉蓬。
瀑溜聞窗外,晴風逼座間。 挂冠徒有意,芳桂杳難攀。
龍門(丁誤作「開」)依御溝,鳳轄轉芳洲。 雲峰初辨(《御覽》作「辯」)夏,麥氣早迎秋。 山翠餘煙積,川平晚照收。 浪隨文鷁轉,渡(《御覽》作「波」)逐彩鴛浮。 風花輕未落(《御覽》作「洛」),巖泉咽不流。 一辭金谷苑,空想(丁注:「一作思」)竹林遊。 (見《初學記》卷十八,以《太平御覽》卷四一○、丁福保輯《全梁詩》卷十參校。 )(按:《初學記》收此詩,題爲「梁蕭鈞」,《御覽》則僅云「蕭鈞」,不注朝代。 丁福保輯入《全梁詩》,然作者小傳則採《南齊書》卷四五齊太祖十一子鈞傳,另注云:「按《唐書》亦有蕭鈞,蕭瑀從子也,仕至太子率更令。 」又於詩題下注:「此詩類唐人作,當爲唐蕭鈞也。 《初學記》作梁。 」其說是。 南齊之蕭鈞,於海陵初立未久即遇害,未入梁,不得稱梁人。 此其一。 齊梁之際,南北分割,南人除了出使或奔降,無緣入洛。 此詩明言龍門御溝,非南朝人所作甚明。 南齊蕭鈞自十餘歲領江州刺史,至二十二歲遇害,皆在江南,仕歷甚明,無入洛事。 此其二。 唐之蕭鈞,其曾祖蕭詧爲後梁宣帝,祖巋爲後梁明帝,父珣入隋復封梁國公,恐徐堅等即因此而誤署其爲梁人。 此其三。 唐史稱鈞「博學有才望」,屢爲舍人、學士,其集三十卷,開元《古今書錄》收入。 其身份、經歷均與詩合,徐堅亦得以採擷。 此其四。 綜以上諸證,故收入。 今人逯欽立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不收此篇,甚是。 )。
韶妙如何有遠圖,未能相爲信非夫。 泥中蓮子雖無染,移入家園未得無。 (見《北里志》。 )。
看看靜,見其端。 星河斗濕,月窟蟾寒。 體無棱縫,用絕痕瘢。 不須喝彩還贏也,已見雙雙六在盤。
河梁風月故時秋,不見先生曳杖游。 萬疊遠青愁對起,一川漲綠淚爭流。
霜清楓葉照溪赤,風起寒鴉半天黑。 魚陂車水人竭作,麥壟翻泥牛盡力。 碓舂玉粒恰輸租,籃挈黄雞還作貸。 歸來糠粞常不饜,終歲辛勤亦何得。 雖然君恩烏可忘,爲農力耕自其職。 百錢布被可過冬,但願時清無盜賊。
注易箋詩解魯論,一帆徑度浴沂天。 無端又被湘纍喚,去看西川競渡船。
旱風吹野未成陰,空喜孤雲出寸岑。 飽食便知難自必,茶甌小注莫令深。
靈隠天竺山,清流潄奇石。 草木鬰青葱,巖洞耀丹碧。 有時閑聯騎,盡日爲散策。 蕭條懷古心,髣髴問遺跡。 勝士多去來,流年幾今昔。 寺記喜逢陸,泉碑尚餘白。 因知幽絕處,得之乃無歝。 所以千載後,山名轉輝赫。 二子有逸韵,煙霞本其癖。 想當落筆時,無地著清適。 嗟我復何人,長歌想英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