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大河聲,全家幾日行。 從容長約夜,差互忽離城。 鎮北胡沙淺,途中霍嶽橫。 相逢莫已訊,詩雅負雄名。
无
其他无
〔唐朝〕 薛能
一曲大河聲,全家幾日行。 從容長約夜,差互忽離城。 鎮北胡沙淺,途中霍嶽橫。 相逢莫已訊,詩雅負雄名。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縱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與天通。 湖邊風力歸帆上,嶺頂雲根在雪中。 促韻寒鐘催落照,斜行白鳥入遙空。 前人去後後人至,今古異時登眺同。
誰言悅口是甘肥,獨酌鵝兒噉翠微。 蠅利薄於青紙扇,羊裘煖甚紫羅衣。 心隨倦鳥甘棲宿,目送征鴻遠奮飛。 擊壤太平朝野客,鳳山深處□生輝。
臘酒自盈罇,金爐獸炭溫。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見伯二六二四、斯三八八○卷)(按:此組詩存兩個鈔本。 伯二六二四卷較完整,卷首題「盧相公詠廿四氣詩」。 斯三八八○卷卷首已缺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此首僅存末八字〗等五首,卷末題:「甲辰年夏月上旬寫記。 元相公撰,李慶君書。 」今以伯二六二四卷爲底本,以斯三八八○卷參校。 至其作者,二書有異。 元相公可確定爲元稹,盧相公不詳爲誰。 究爲誰作,今已難甄辨。 亦有可能元、盧二人皆爲依託之名。 今姑從一說錄附元稹之末。 )。
喬林衆鳥集,暮氣氛氲上。 好在三巴山,何時正相望。
上馬挑書束破裘,宦情薄處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雖好,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處移文尋舊社,尚因奇字憶方舟。 西川儻有東來鴈,莫道曾無截鐙留。
貧衣弊易垢,易垢少蝨難。 羣處裳带中,旅升裘領端。 藏跡詎可索,食血以自安。 人世猶俯仰,爾生何足觀。
羸病偶不死,端居思出遊。 山寒麥苗短,天闊雁聲遒。 學劍元癡絕,脂車久罷休。 鄰翁獨眷眷,同好自相求。
許公運國儲,歲入六百萬。 上莫究所來,下莫有剝怨。 十年無纖乏,功利潛亦建。 昨除侍從官,聊爲磨世鈍。 比於以舌得,此豈愧物論。 較量多少間,未足數劉晏。 大計苟窘費,曷不使預筭。 欲倍即能倍,但勿惑謗訕。 擾民可以奪,食官可以竄。 要付與權衡,一切出果斷。 嗚呼任智力,長短固有限。 制財猶制兵,太甚則生亂。 公譬淮陰侯,多多有益辦。 我今聽其談,夜去爲扼腕。 書之俟采詩,咨訪不可緩。
峽水都是泉,非雨元自足。 不知幾滴珠,成此一川玉。 旁將山染翠,仰爲天寫綠。 何當雪月夜,孤艇葦間宿。
馬負羲圖二百春,榮光猶屬大河津。 細推班列論思舊,誰似耆英寵數新。 龍閣便爲黄閣老,洞巖應繼紫巖人。 他年笑視孫思邈,只自開皇至永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