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草映一條陂,鸂鶒雙雙帶水飛。 南邨小路桃花落,細雨斜風獨自歸。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羣玉
連雲草映一條陂,鸂鶒雙雙帶水飛。 南邨小路桃花落,細雨斜風獨自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詩家偏爲此傷情,品韻由來莫與爭。 解笑亦應兼解語,只應慵語倩鶯聲。
貧中惟是長年華,每羨君行自嘆嗟。 歸日捧持明月寶,去時期刻刺桐花。 春風避酒多游寺,曉騎聽雞早入衙。 千乘侯王若相問,飛書與報白雲家。
月頭支給買花錢,滿殿宮人近數千。 遇著唱名多不語,含羞走過御牀前。
東風驛路馬蹄香,曉起行春到夕陽。 三月鶯啼花柳寺,幾家人住水雲鄉。 名山不用問樵字,清世何須憂廟廊。 且脫[綸巾](輪軒)(從《南雁蕩山志》改)隨洞客,紫簫吹月夜天涼。 (見民國十四年符璋等纂《平陽縣志》卷九五。 題下原注:「舊志。 」)(按:元㺷,《平陽縣志》作「元球」。 《十國春秋》卷八三本傳注云:「按《晉高祖實錄》、《十國紀年》作元球、元珦以罪誅,今從《吳越備史》、《九國志》作元㺷。 」今從其說。 張靖龍云:見周喟《南雁蕩山志》卷七引鄭思恭《崇禎南雁山志》。 又見《乾隆平陽縣志》卷二,題作《游雁蕩山詩》,綸巾作輪軒。 )。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 磴道盤且峻,巉巖凌穹蒼。 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 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 殺氣毒劒戟,嚴風裂衣裳。 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 前行無歸日,返顧思舊鄉。 慘戚冰雪裏,悲號絕中腸。 尺布不掩體,皮膚劇枯桑。 汲水澗谷阻,採薪隴坂長。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飢飲零露漿。 歎此北上苦,停驂爲之傷。 何日王道平,開顏覩天光。
携筇閒步望山行,竟日逍遥任野情。 上嶺梯登危石側,渡溪橋踏古槎橫。 綠羅水皺巖根急,紅錦霞舒海面明。 一軸詠懷高尚意,援毫因事偶吟成。
冷冷疏疏雪裏春,不輕吹笛付伶倫。 出牆幽獨窺鄰女,臨水橫斜覽鏡人。
駒隙光陰歲已殘,門門竹爆共團欒。 燒成焰焰丹砂瑰,碎盡琅琅碧玉竿。 喚轉韶光新景燠,辟除惡魅舊時寒。 主人從此占佳瑞,再入爲霖灑旱乾。
碧溪浮月練光寒,一曲風傳到枕前。 應在南樓儘深處,玉梅飛墜學榆錢。
先生蟬蛻出塵埃,萬古聲名一草萊。 盡道高風激貪懦,何人到此挽舟回。